41岁万年不火女配角,不敢老,维持少女人设20年,演了一位乡村女书记,却口碑逆天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99更新:2025-09-14 00:15:19

此前一直低调蛰伏的她,终于在这一届获得了充分展现实力的机会。近日,2023年上海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入围名单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的年度女演员提名相继揭晓,包括《幸福到万家》《风吹半夏》的赵丽颖,《人世间》的殷桃,《小敏家》的周迅,《大山的女儿》的杨蓉,《心居》的海清,《理想之城》的孙俪,《人世间》《小舍得》的宋佳,《县委大院》的吴越,《对手》的谭卓等演员均出现在榜单中。这些提名名单中的演员,都是我熟悉且曾观看过代表作的女艺人。值得注意的是,杨蓉的入选令人意外,毕竟其他入围者大多拥有标志性代表作,而杨蓉虽然演技扎实,但以女主形象出演的作品相对较少。

41岁的杨蓉虽被观众戏称为“佛系女演员”和“万年女二”,但这位从业逾二十年的资深演员实际上已参演作品超过60部。从早期影视作品到近年的主流剧集,她以沉稳大气的演技风格和多样的角色塑造能力,在演艺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却始终保持着低调谦逊的公众形象。

1996年,杨蓉通过出演历史题材电影《鸦片战争》正式踏入影视行业。2002年,她在电视剧《少年天子》中崭露头角,饰演顺治的妃子、康熙之母佟腊月。这部由邓超、郝蕾、霍思燕、潘虹、何赛飞等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的作品,至今在豆瓣平台仍保持着8.7分的高分评价。

即便郝蕾以精湛演技与出众外貌闻名,杨蓉在剧中的表现同样令人赞叹,丝毫不落下风。

或许正是凭借《少年天子》中令人惊艳的表演,杨蓉随后接下了于正导演的多部古装剧项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她并未参与口碑佳作《美人心计》和现象级作品《宫》的拍摄,反而多次担任评分偏低的荧光色古装剧中的配角,且角色类型高度统一(仅在赵丽颖、陈晓主演的《陆贞传奇》中饰演评分尚可的萧唤云)。从2012年《宫锁珠帘》中徐佳袭香的配角,到2013年《宫锁连城》里佟毓秀的演绎,再到同年《笑傲江湖》中岳灵珊的诠释,以及2015年《大汉情缘之云中歌》里霍成君的表现,其角色始终笼罩在负面形象中。长期参与品质欠佳的作品导致个人资源持续下滑,经纪团队与市场环境施加压力,毕竟缺乏曝光度会使演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因此即便她希望突破单一形象,仍需遵循公司规划,将表演风格趋于极致。这种被动的选择使得其职业轨迹逐渐固化,最终形成鲜明的类型标签。

2020年,杨蓉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中曾感慨道:"年过三十仍需维持少女形象,只为避免被淘汰。"

在《沙海》播出后,杨蓉曾表示:我深知外界有许多关于“看不懂杨蓉的戏路”的评价,认为同期出道的演员已开始挑战母亲角色,而她仍在演绎青春少女的形象。这不是源于对年龄的恐惧,而是当下影视行业让女演员不得不面对“不敢老去”的困境。我们这一代30岁以上的女演员不断维系少女人设,并非出于对青春的执着,而是市场的需求导向。我渴望突破现状,尝试演绎大龄未婚女性或经历生活起伏的单亲妈妈角色,渴望与观众共同面对现实。然而更令我担忧的是,一旦转型可能被贴上“中年女演员”的标签,如同那些我仰慕却逐渐淡出影坛的前辈,最终沦为“有名却无戏可演”的状态。相较于她们的知名度与颜值,我的市场竞争力显然不足。这就是中国影视行业的现状——充斥着少女修仙、少女暗恋、少女甜宠的叙事,却鲜少展现成熟女性的成长轨迹、情感历程与职场挑战。其实我早已理解,虽然已超越演少女的年龄阶段,但仍有少女题材的剧本寻找她。演员需要不断寻找并还原少女的状态,而内心的情感表达与表演能力早已超越了那个阶段。

同属被提名的谭卓(39岁)、孙俪(40岁)、宋佳(42岁)、殷桃(43岁)等女演员,已逐渐摆脱少女人设的束缚。而另一位仍在坚持青春形象的杨蓉,却迎来了成就斐然的《大山的女儿》,该剧以9.3的超高评分引发热议。

起初我跟许多网友的想法一致,一听《大山的女儿》这个剧名,就觉得又是一部刻意营造的煽情作品,但当我打开后才发现,剧情真实动人,以至于看完后情绪崩溃难以自持。

《大山的女儿》以黄文秀的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了这位出生于1989年的广西青年如何通过助学政策完成学业。在获得研究生学历后,她毅然放弃国家电网的优渥工作条件,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建设。2017年出任广西百坭村第一书记期间,仅用一年时间便带领团队使88户贫困家庭实现脱贫,使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2.88%大幅下降至2.71%。2019年6月,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因公殉职,年仅30岁的她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杨蓉能够接演这部作品可谓幸运,与她过往演绎的古装、权谋、言情剧类型迥异。该剧基于真实人物事迹改编,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度的夸张演绎反而会破坏剧情的真实感。要生动呈现文秀书记的感人事迹,杨蓉需要深入角色内心,以设身处地的视角思考:若自己身处其位,又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困境与抉择?

为真实还原黄文秀书记的形象,杨蓉在正式参演前进行了充分准备,深入研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其中《黄文秀扶贫日记》被她随身携带,即便拍摄工作繁重,每天疲惫不堪,她仍坚持在晚间深入研读相关资料,以期更精准地把握角色精神内核。

杨蓉在早期阶段便加入剧组,深入体验生活。

按照黄文秀生前足迹,探访昔日的贫困户家庭。前往文秀书记工作过的村庄,与她的同事深入交流,寻访她的父母。杨蓉曾对文秀父亲表示,待电视剧播出时一定前来观看。遗憾的是,黄文秀父亲未能等到开播日,便已离世。

杨蓉留意到文秀书记惯常以双腿分开站立的姿态示人,且身形略显驼背。因此在拍摄戏份时,她特意复刻了这一特征。当那些曾受文秀书记援手的村民长途跋涉三小时前来探班时,他们望着杨蓉的表演,不禁感叹:“你演得太像了!”

杨蓉在采访中分享了与刘奕君老师拍摄一场关键戏份的经历。剧中需要呈现文秀书记在得知父亲罹患癌症后,又突然接到村里紧急电话必须返回处理的复杂心理。原剧本仅安排了一句"那行吧,那我就回去了",但杨蓉主动与导演沟通:"我觉得这个角色需要更真实的挣扎,她的情绪该如何呈现?"导演询问具体方案,杨蓉提议:"我们拍一条试试看。"最终拍摄时,她对着电话怒吼的表演让刘奕君都意外不已。杨蓉表示,文秀书记的反应不应是瞬间的决定,而应包含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这种细腻的表演方式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更强烈的代入感。

《大山的女儿》播出后,杨蓉首次萌生了强烈的事业追求。她意识到,若能借助自身的流量影响力,让更多观众关注这部作品,将为基层扶贫题材带来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剧中9.3的高分绝非偶然,而是观众对剧情真实性的高度认可。杨蓉曾坦言,若能让更多人了解文秀书记的奉献精神,她便觉得此番努力值得。期待杨蓉在未来能够突破舒适圈,挑战更多元化的角色类型,用实力诠释艺术人生的无限可能。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