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奖片酬都不及作品本身!何赛飞:做人民的演员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54更新:2025-09-10 03:22:03

2024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总书记强调,文艺事业的振兴关键在于打造无愧于民族与时代的精神佳作。十年间,中国电影工作者持续以光影艺术谱写时代新篇。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国电影报道》推出"十年新路"系列访谈节目,聚焦文艺创作与文化思想的深度融合,邀请业内代表人物分享创作历程与思想感悟。本期访谈特别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共同探讨艺术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何赛飞在过去十年间持续致力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倾注时间、精力与情感推动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她始终恪守影视演员的初心,积极参与中小成本电影的创作实践,即便在无片酬的情况下也坚持出演传递真善美的作品。2023年,她凭借电影《追月》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这一成就印证了她"演员应当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理念。在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指引下,当代文艺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英雄人物与榜样性题材作品显著增加,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的创作方向更加明确。何赛飞特别指出,当前影视创作中呈现出将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精神标杆相融合的显著趋势,这种创新性的表达方式成为时代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守正创新传承传统文化,何赛飞始终致力于推广戏曲艺术。她不仅以卓越的越剧表演赢得了业界认可,更在成为知名影视演员之前,便凭借主演的戏曲电影《五女拜寿》荣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

何赛飞一直坚持肩负弘扬中国戏曲文化的重任。近期她通过短视频平台陆续发布越剧经典片段,引发广泛热议。这份由观众认可带来的满足感令她倍感欣慰,她坦言相较于物质消费,更愿将时间倾注于戏曲艺术的传承中。在刚刚落幕的《中国青衣大会》中,她以“幸福”概括参与体验,该赛事汇聚了各剧种青衣演员,她盛赞舞台上呈现的中国戏曲之美既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体现了内外兼修的审美统一。因此,她积极倡导年轻一代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不妨接触戏曲艺术,认为这不仅能让人的精神气质更加昂扬,更能深入体会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美学内涵。

如何吸引年轻观众关注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始终是艺术界关注的核心议题。我认为任何艺术都应该与时俱进,作品需体现时代美学特征,同时契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与观看习惯。戏曲从实体舞台延伸至网络平台,以更便捷的形式触达大众,但无论传播渠道如何变化,其根本目的是引导观众回归剧场,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近年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凭借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与传播方式,其推出的《新龙门客栈》等剧目成功吸引年轻观众群体,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值得关注的是,该剧的舞台纪录电影版本也于8月底在全国院线上映,通过大银幕形式展现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演绎。

戏曲突破传统舞台形式后,其艺术价值是否会发生转变?在何赛飞看来,传统艺术唯有在坚守本质与创新表达之间寻求平衡,才能在时代语境中实现有机融合,持续焕发生命力。无论是戏曲还是其他传统艺术,其传承从来都不是固守旧有模式,历代艺术家在延续经典的过程中往往融入创新思维或表现手法,这是艺术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关键。这种演变旨在提升艺术价值,而非通过猎奇手段或脱离艺术载体的方式实现形式上的颠覆。

2023年,何赛飞凭借在中小成本影片《追月》中对越剧名角“戚老师”的细腻演绎,凭借唱念做打的艺术技巧生动展现角色晚年的人生起伏,最终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她在颁奖典礼上坦言:“演员的职业生涯充满挑战,但比起片酬与奖杯,我更珍视通过创作传递艺术价值的机会。”

在过去一年里,她持续为观众呈现了《承欢记》《人生之路》等作品,尽管未必以大女主形象示人,但每个角色都凭借细腻的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何赛飞对表演并无明确规划,只要遇到有吸引力的剧本,她便会积极参与。如今她更倾向于参与小成本影片的拍摄,认为与团队共同完成有意义的创作才是核心。即便某些项目没有片酬,她也愿意投入其中。

每一位具备创作优秀作品能力的演员,都应始终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戏曲舞台或影视荧屏上,何赛飞始终以人民演员的身份践行这一理念,强调艺术成就不应成为自满的理由,演员的核心使命在于通过作品展现中国文艺的整体精神风貌。

过去常说的"十年磨一戏"在当今时代看来仍显不足。如今我们传承的经典剧目往往需要更漫长的时光积淀,有的历经数十年,有的甚至跨越上百年。因此,我始终认为那些在过去十年中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或当代题材作品,都不应轻言放弃。它们不仅要走进百姓生活,更应承载老一辈艺术家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通过持续打磨将作品铸造成真正的艺术精品。何赛飞期待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继续以作品为时代发声,为提升民族精神面貌、推动文化复兴与文艺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