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美食洞悉“地域性格” 央视这档宝藏节目值得细品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38更新:2025-09-11 10:20:0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孕育着各具特色的地域美食,这些风味往往承载着当地人的性格特征与文化基因。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商务部打造、央视综合频道承制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三餐四季》持续热播,节目以沉浸式镜头语言将文化意境与美食盛宴完美融合,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最新播出的辽宁篇通过地道菜肴与人文故事,生动诠释了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特质,更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黑土地上独特的人文风情与饮食文化。

三里桥烧烤、水豆腐与扔巴鱼,生动诠释了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特质。东北美食以分量十足、豪气十足著称,这种饮食习惯源于当地严寒气候对热量摄入的天然需求。在《三餐四季》辽宁篇中,鞍山三里桥烧烤店店主刘汉余表示:"来我们这儿吃饭,得让客人吃饱吃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才叫痛快。"而辽宁葫芦岛的传统则展现出另一种朴实智慧——当年物资匮乏时,人们以耗时费力的水豆腐宴待客,这种习俗至今仍被传承。东北人的幽默天赋同样体现在美食命名上,如自封"野生大厨"的李素兰制作的辣炒扔巴鱼,"扔巴"在东北方言中意为"抓不住",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活鱼鲜跃的场景,也彰显了当地人独特的语言创造力。这种直来直去、不拘小节的处世方式,与充满烟火气的饮食文化完美融合。

四季面、肉枣与锅包肉等特色美食,生动展现了东北人刚柔并济、包容万象的性格特质。这座拥有百年工业历史的城市,其粗犷豪爽的特质不仅深植于地域文化,更渗透在餐桌之上。寻味团亲身体验了这道深受本地人喜爱的代表性菜肴——辽派锅包肉,并目睹了台安熏大鹅的制作过程。鞍山菜正如其人民,既有豪放奔放的风味,也蕴含着细腻温情的匠心。在"老四季面馆",带着独特糊味的面条与墙上泛黄的老照片共同诉说着岁月故事,前台的邻里温情与后台的家族传承则彰显着浓厚的人情味。而"上海风味熏腊店"中,肉枣这种甜润清新的上海特色美食在鞍山落地生根,背后则是1956年上海支援鞍山建设的历史渊源,这段往事让跨地域的饮食文化在此交融。上海熏腊的创新突破改变了鞍山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却意外获得了本地人的广泛接纳,这种开放包容、乐于尝试的饮食态度,正是东北人兼容并包精神的最好写照。

在辣炒蚶子与海鲜酸菜锅的鲜香背后,展现的是勤劳能干、淡定乐观的"东北大姨"群像。《三餐四季》辽宁篇中,寻味团结识了一位深爱大海也眷恋生活的职业捞蚶人许守菊,跟随她和几位大姨出海作业,不仅收获了丰厚的海产品,更品味到地道的风味佳肴。作为海上作业的行家里手,许守菊自二十出头便投身大海,凭借灵巧的手脚和敏锐的观察力成为捞蚶能手。她与闺蜜相濡以沫地劳作,在闲暇时共享广场舞的欢乐,更在生活节奏中培育出对书法的热爱。尽管海上劳作艰辛,但许守菊总说"要是今天想吃饺子了,就早回去一会儿",这种从容的生活智慧,正是"东北大姨"们用勤劳双手和豁达心态诠释着幸福的真谛。

地方美食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它不仅映射出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特质,更成为解读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时代更迭与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传统饮食文化通过创新与传承不断焕发新生机。《三餐四季》作为文化传播平台,正推动各地特色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使这些风味成为联结地域文明与外界认知的桥梁,进而实现文化价值的持续传播与升华。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