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看这9部剧,“暑假”看完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4更新:2025-09-03 10:26:55

暑假刚刚开始,便有家长迫切询问:涔汐老师,能否推荐一些能够滋养孩子心灵的优秀影视作品?借此机会进行亲子教育,真是个好时机。无需多言,我将通过两篇专题文章,为各位家长梳理适合孩子观看的电影、电视剧及纪录片推荐清单。

电视剧《功勋》以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传奇人生为蓝本,通过八个独立单元生动呈现了他们的卓越事迹。八个单元分别为:《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全景式展现了这些功勋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暑期假期观看此剧,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深入理解功勋人物在克服困难、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展现的精神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远大志向,唤醒内在成长动力。

《横空出世》以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开篇:"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部作品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压力下突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制核武器的艰辛历程。影片通过展现老一辈科研人员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不仅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更让当代观众深刻理解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体悟到国家强盛背后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奉献。

《士兵突击》作为一部经典军旅题材电视剧,通过许三多这一人物形象传递出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与永不言弃的信念追求,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弦。在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的背景下,该剧恰似一盏明灯,为孩子们展现了如何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培养抗挫折能力的成长启示录,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理想照耀中国》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导创作,通过40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群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剧集以真实动人的故事为载体,既传承红色基因,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家国情怀,拓展精神视野。

电视剧《海棠依旧》中有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片段:一位少年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这位少年正是日后成为周总理的原型。作为一部聚焦重大革命历史的剧作,该剧以1949年初周总理迁入中南海为起点,至1976年1月其逝世为终点,全面展现了这位伟人鞠躬尽瘁、为党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壮丽人生。通过细腻还原历史场景,该作品不仅帮助青少年了解革命历程与历史人物,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上世纪,诸多地区饱受干旱困扰,而林县更是遭遇了长达十年的特大旱灾。为解决饮水难题,当地百姓以双手为工具,凭借钢铁意志凿出红旗渠,创造了"天渠"的传奇。这部作品生动再现了建设者们劈山五载、凿渠十年的艰辛历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条隧洞,修建各类建筑物12408座。当观者屏息凝神看完这段历史,方能深切体悟"人民万岁"的深刻内涵——正如古有愚公移山的神话,今有林县人民以血肉之躯改写太行山的天险。他们用三辈人的坚韧,只为换取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康,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丰碑。

《山海情》以90年代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扶贫历程为蓝本,真实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人民的生存困境。作为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之一,西海固常年面临着干旱频发的自然挑战,百姓常常处于"无粮无水"的生存状态。该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百态,导演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塑造了立体的人物群像,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体会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的坚韧品格。故事聚焦"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转变过程,通过吊庄移民政策、官员与民众携手脱贫、乡村教师坚守教育等多维度叙事,最终呈现出人们在戈壁滩上创造幸福生活的壮丽图景。

《最美的青春》是一部以塞罕坝造林人真实事迹为蓝本的青春励志剧,聚焦20世纪60年代来自全国的18名毕业生与承德围场369名林业干部组成的开荒队伍。他们扎根高寒荒漠,用双手将千里 barren 土地变为苍翠林海,展现了两代人在极端环境中坚守信念、团结拼搏的感人历程。剧中青年们以青春为笔、汗水为墨,在风沙与严寒中书写下"塞罕坝精神"的壮丽篇章,这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品质,正是新时代青年应当追寻的榜样力量。

《山花烂漫时》展现了张桂梅老师在地方领导支持下创办华坪女高的艰辛历程。从最初建校的重重困难,到招聘师资的反复周旋,再到招生办学的诸多挑战,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持续探索,每一步都充满不易。这部剧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张桂梅老师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她以智慧和勇气克服重重障碍,成为新时代的榜样。正如剧中所体现的“老师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张桂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力量。这九部作品都是值得孩子们在暑假观看的优质内容,它们证明教育不仅源于父母的教导,更存在于影像与文字的感染力中。通过电影、电视剧、书籍等形式唤醒孩子的良知与思考,同样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下一次,我将继续整理启发青少年的纪录片推荐给大家,期待与你们分享观影感悟。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