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太敢拍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96更新:2025-09-03 09:16:03

近年来,“扫黑除恶”题材作品频频登上荧幕。此前不乏以反腐为切入点的《人民的名义》、以缉毒为背景的《破冰行动》,随后,诸如以悬疑案件为主线的《沉默的真相》和直接聚焦扫黑斗争的《狂飙》等作品也相继推出。

影视行业近期亦不乏相关作品,张艺谋执导的《坚如磐石》与五百导演的《扫黑·决不放弃》均面临口碑表现欠佳的困境。从当前市场态势观察,"扫黑除恶"题材正呈现过度开发的迹象,要再度推出高质量作品或现象级爆款,难度不小。因此,当张译主演的《以法之名》推出时,我并未抱太大希望。

首先,这部剧的理解难度较高,与其他“扫黑除恶”题材不同,它并未直接聚焦案件本身,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司法系统,特别是检察机关。观众若想真正看懂其中的运作逻辑,需先了解公检法机关内部的权责关系与协作机制。其次,张译近年频繁演绎悬疑、犯罪及扫黑题材作品,导致其形象在观众心中逐渐固化,稍有不慎便易引发审美疲劳,这一点与雷佳音近年的“悬疑剧套餐”颇为相似。加之他此前主演的《他是谁》《九部的检察官》等剧口碑欠佳,使得市场对其后续作品的期待值持续走低,观众难免对其新作持保留态度。

令人惊喜的是,《以法之名》自开播以来便收获了极高的口碑评价。该剧首次将镜头聚焦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以"刀刃向内"的姿态直击政法系统内部运作,其出品方为最高人民监察院影视中心,显然具备宏大的创作格局。作为专门负责调查司法人员违纪行为的特殊部门,"检察院第十一部"长期处于影视作品的空白地带,而《以法之名》的突破性呈现,标志着对这一神秘机构的深度探索。

剧情毫不拖沓,直接以"重拳出击"的姿态展开。省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的检察官洪亮(张译饰)在工作多年后向领导递交辞呈,这一决定源于该部门长期负责查处内部职务犯罪的特殊性质。在十八年的坚守中,洪亮始终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这种高强度、高风险的办案模式不仅使他承受巨大压力,更导致与同事关系逐渐疏离,最终选择退出这个充满挑战的岗位。

因过往行为遭多方非议,且因‘专办自己人’引发诸多争议。原本计划离职后进入国企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却意外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最终仍需履行检察官职责,离职计划以失败告终。

这起备受关注的“万氏集团涉黑案”(以下简称万海案)历经东平市人民检察院两年多的侦查审理,最终得以侦破。在案件公开庭审当天,检方特别邀请媒体到场监督,旨在通过司法程序彰显公正。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被指控为万氏集团黑社会成员的原代理律师张文菁,在已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况下突然翻供,当庭申诉冤屈。其举动引发连锁反应,其他涉案人员相继站起喊冤,导致庭审现场秩序一度陷入混乱。

此次事件导致东平市人民检察院面临舆论压力,尤其是代理检察长李人骏在"万海案"审查中的表现成为焦点。原本李人骏期待通过"万海案"的顺利审结实现职位转正,但关键节点却突发状况,使得这一愿望落空。"当庭翻供"的举动引发了极高舆论风险,尤其在"扫黑除恶"这类敏感案件中,公众对司法程序的合法性产生质疑。若相关报道被媒体广泛传播,将严重损害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针对近期引发关注的案件,东平市政法委书记兰景茗紧急召集相关部门会议。会上,代理检察长李人骏虽就工作失误作出说明,但其表述多为程式化表态,兰书记随即指出当前更需关注的是问题根源与应对方案。会议焦点随即转向"公检法"协作环节的审查,市公安局局长许言午率先将责任归咎于检察机关,强调公安部门已履行职责。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则声称已对案件材料进行充分研判,强调开庭前的严格审查程序,试图将责任转移至检察环节。最终,检察机关在多方压力下仍试图维持原有立场,称案件处理程序无懈可击。

兰书记在会议中察觉到一种令人意外的现象:三方面均未就事件进行复盘与追责,反而各自强调自身付出与贡献。她不禁疑问,为何最终结果会呈现这般局面?若持续这般操作,恐怕难以得出明确结论。因此,兰书记不得不着手进行总结。然而,此次会议绝非单纯的检讨性质,现场究竟谁是主导者,谁又是被质疑的对象,实则难以界定。更值得重视的是,兰书记自身亦存在明显问题,尽管她所陈述的内容确有道理,但问题在于她最初便武断地认定“万海案”涉及的万海集团为黑社会组织,未给予重新审查的机会,仅一味强调要尽快将案件落实。

在"万海案"出现异常情况的同时,另一起案件却引发了更大的社会关注。此前主管该案件的东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乔振兴,近日被传出疑似自杀的消息,这一突发事件再次将司法系统的重点关注置于聚光灯下。

使用“疑似”一词的必要性在于,乔振兴生前并无明确的自杀动机,且案件中存在诸多疑点。例如,这位平日严于律己、滴酒不沾的检察官,临终前却饮用了一整瓶白酒,这一异常行为引发广泛猜测。更令人质疑的是,其留下的遗言视频中声称万海集团涉及黑社会性质活动,自己则充当保护伞,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值得注意的是,乔振兴曾是“万海案”在检察院的最初承办人,由于案件证据不足、证据链存疑,他持续处理该案长达两年,但最终因上级施压和案件久拖不决,被调离原岗位。

张文菁在法庭上翻供,乔振兴突发自杀事件,使得"万海案"的复杂性愈发凸显。鉴于案件的重要性,省级部门高度重视,指示东平市必须妥善处理,否则将引发严重后果。为此,特别成立了指导小组进驻东平市进行监督。该小组成员包括东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郑雅萍与第十一检察部的洪亮。郑雅萍最初对洪亮的加入表示异议,因其对第十一检察部在内部引发的争议有所顾虑。据悉,第十一检察部此前曾处理过郑雅萍的恩师——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干部,该案件因押解犯人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而被启动调查程序。

郑雅萍对十一部的洪亮始终怀有抵触情绪,尤其不满于洪亮一贯秉持的铁面无私作风。然而正是由于她本人过于注重人情世故,上级才特意安排这位性格鲜明的检察官前来共事。在郑雅萍与洪亮被安排至指导小组之前,省检察院曾收到一封举报信,信中指控的对象正是洪亮与乔振兴的共同好友——东平代理检察长李人骏。举报内容揭示,李人骏表面追求政绩,实则暗中庇护黑恶势力,其行为已涉嫌严重违纪。

李人骏与乔振兴均为洪亮昔日的同窗,大学时期三人同住一室,怀揣相似理想,情谊深厚。洪亮自认为对他们二人知之甚深,然而如今李人骏被卷入案件,乔振兴却意外离世,令其内心陷入巨大矛盾。此案犹如深潭,愈探愈见其阴暗面,原本计划离职的洪亮,至此彻底失去了离开的可能。

万海案引发的连锁反应揭开了东平市检察院内部的重重谜团,资料显示该市司法体系中存在系统性庇护网络,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整个市政府班子似乎已被腐败渗透至骨髓。调查组在深入核查后发现,乔振兴的死亡被官方定性为酒后跳湖自杀,但多处证据存在明显矛盾:其本人存在酒精过敏体质,与醉酒行为相悖;关键物证如手机等神秘消失,疑点重重;尸体现场状况与自杀结论严重不符,种种异常现象暗示背后可能存在人为操控。

为何公安局在案件调查中止步不前,反而选择草率结案?案件各关键环节是否存在疏漏或隐情?法医鉴定、案件负责人、公安局领导层、检察系统高层……洪亮为试探李人骏的真实立场,精心策划了一个计策,故意向李人骏透露'检察小组将对乔振兴遗体进行二次尸检'的讯息。

乔振兴的遗体在殡仪馆被调包并遭人为焚毁的诡异事件引发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李人骏暗中操控了整个过程?与乔振兴那份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形成鲜明对比,李人骏则将晋升视为人生信条。他迫切渴望摆脱代理检察长的职务限制,因此将'万海案'视为关键突破口——若能妥善处置,便能实现升官发财的目标;若处理失当,恐怕其仕途将彻底终结。

正因如此,指导组对其产生更深的疑虑。若"万海案"真相被证实,最大受益者无疑是李人骏,而乔振兴的死则被视作阻碍其晋升的关键因素。然而,乔振兴的尸体被"误烧"这一蹊跷事件,却让其下属谢鸿飞浮出水面,成为新的嫌疑人。整部剧的复杂情节让观众不禁思考: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每个角色似乎都蒙上了阴影,难言清白。

关于乔振兴案被警方判定为“自杀”的结论,公安局局长许言午最为清楚其中的来龙究竟。这位深耕官场多年的老练政治人物,原本拥有主导调查万海案与乔振兴案的权限,却意外遭到兰书记的电话干预,导致案件处理权被移交给了素以无为著称的副局长孙飞。

许言午深知进退之道,选择在适当的时候暂时退让,以退为进的策略使他表面顺从却暗地里持续侦查。他成功串联起乔振兴案的核心证据链,并有意向洪亮透露了关键信息。若非其适时介入,指导组或许仍需耗费大量时间在调查迷途中。正是这份刻意的举动,让洪亮推翻了乔振宇自杀的初步判断,进而坚定决心深入追查真相。

观看《以法之名》时需保持极高的警惕,剧中每一句台词皆暗藏玄机,每场群像戏都隐含深层叙事。表面看似和谐的对话下,实则交织着复杂纠葛。例如"万海案"庭审中,当被告翻供后,应启动事实审查与证据审查的双重程序,核查是否存在刑讯逼供或证据链漏洞。按理兰书记应要求全面复核,以确保司法公正,尤其在涉及"万海集团"是否存在冤屈的关键节点。然而她却径直跳过事实审查,直接切入证据审查,这种急躁的处理方式已隐约暗示对万海集团的定性,引发观众对司法程序完整性的质疑。

在李人骏妹妹的订婚宴上,几段对话巧妙揭示角色间隐秘的情感纠葛,信息密度极高。市委政法委兰书记宴请调查小组的场景,则将职场中的隐晦较量与权力博弈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柳韵为李人骏筹备的生日宴更堪称教科书级的修罗场,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情节张力十足。

编剧团队显然对公务员系统内部运作有着深入洞察,才能创作出如此贴近现实的台词。然而令人深感无奈的是,尽管“万海案”存在诸多逻辑漏洞,最终仍被权力体系以雷霆手段迅速收场,既得利益者借此巩固地位。剧中人物命运各异:程子健转型执业律师,王彧通过关系获得客运站经营权,孙飞在公安局体系内一路攀升,谢鸿飞则继续留守检察院,而李人骏终于摆脱了“代理”职务的束缚……

万家与乔家的境况令人唏嘘,周梅遭遇失业困境,女儿不得不暂停学业,万家的矿产资源亦受到觊觎,而张文菁则面临就业难题……这些家庭的未来生活将面临诸多挑战。

接下来的关键在于洪亮与郑雅萍能否成功解决东平市的"黑水"问题,还乔振兴与万家清白。李人骏直到后来才逐渐察觉,有些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忍不住调侃道:大哥你是不是怀疑得太晚了?扶额。

该剧的戏台搭建堪称精湛,在剧本扎实的基础上,演员阵容同样亮眼,实力派云集。除刚刚斩获白玉兰最佳女配的蒋欣外,还汇聚了张译、李光洁、丁勇岱、杨烁、王劲松、刘佳等演技派演员。值得关注的是,《狂飙》中的老面孔郝平与赵梓冲也再度加盟。整体来看,张译与蒋欣此次延续了以往擅长的正向角色,展现出正义与深情的特质;而郝平则将反派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从眼神到肢体动作都极具压迫感;李光洁则以细腻的演技诠释了亦正亦邪的复杂人物,令人意外地展现出角色把控能力的另一面。

自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展开以来,现实案件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实际社会状况远比影视剧更令人震撼。正如张文菁出狱时曾说:‘正义若迟到,便不再是正义,充其量只是真相’。黑恶势力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其背后存在庞大的保护网络,这些势力往往能利用权力遮掩罪行。影视作品中律师因依法履职遭遇暴力威胁,沦为黑社会一员的情节;保护伞甚至能操控司法程序,安排人员入狱并当面施压;整个司法系统可能被系统性渗透……这些情节令人不寒而栗。

《以法之名》的叙事尺度在国产剧中堪称前所未有,剧中每个"狼人"角色都极具压迫感,其现实映衬足以令观众感到窒息。这些人物即便仅凭单只手的威压,已足以让普通人举步维艰。他们制造冤假错案的手段虽不属高明之列,却令人不寒而栗。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唯有通过"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与约束,才能筑牢这道堤坝,使权力始终处于监督之下,让每个司法从业者对公权力保持敬畏与审慎。

唯有消除权力的真空地带,方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在国家与社会层面,《以法之名》所承载的价值早已超越其作为电视剧的娱乐属性。当前国产剧中稀缺的是敢于直面现实、深入探讨复杂议题的作品,正因如此,这部剧的价值值得肯定。建议观众给予关注,尽管前期节奏稍显平缓,实则是为观众构建完整的叙事框架,随着剧情推进,其精彩程度逐渐显现,犹如一场引人入胜的"狼人杀",值得被更广泛地传播与认知。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