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3更新:2025-09-02 23:25:11
《聊斋:兰若寺》的改编视角颇具意义。该片所属制作团队近年着力构建“新神话”、“新传说”及“新文化”三大系列动画长片,通过融入赛博朋克、工业废土等后现代艺术风格,吸引年轻群体关注。相较之下,《长安三万里》则以中国风“合家欢”形式面向全年龄段观众。中国志怪文学历史悠久,《聊斋志异》作为艺术成就最高的经典之作,被喻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王冠上的明珠”。蒲松龄以科举失利的个人经历为背景,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人神共处的奇幻世界,其作品虽情节离奇、场景瑰丽,却饱含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关怀,既揭露社会弊病,又传达人间真情。全书共分24卷,收录近五百个故事,诸多名篇经久不衰。自上世纪起,已有大量影视作品对其进行改编,通常采取单篇独立创作或融合多篇情节人物的方式,核心仍聚焦于小说叙事。电视剧《聊斋先生》则创新性地将蒲松龄生平与文学理念融入剧情,而最新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更进一步,直接以《聊斋志异》全本作为改编对象,展现独特的创作思路。
《聊斋:兰若寺》的叙事框架围绕书生蒲松龄赴友人处求学途中展开,其故事始于遭遇战乱导致道路受阻,不得已借宿荒废的兰若寺。然而,书生意外坠入枯井,邂逅了以讲故事闻名的蛤蟆精蟾上人与乌龟精玄龟子。二精怪以书生为裁判,展开口述故事的较量,由此引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情节。此处的“讲述”既呼应蒲松龄“聊斋”中“聊”字的内涵——小说故事多源自市井闲谈,短篇集尤为注重以通俗笔触记录民间奇闻异事,与庙堂文章的经世之学形成对比;也契合《聊斋志异》特有的全知视角,通过说书人视角串联故事脉络。书生作为裁判的身份,使其在听完故事后需进行简明扼要的点评,既延续了原著中“异史氏曰”的评论传统,又赋予传统文言以现代诠释方式。
影片采用单元剧结构,将《聊斋志异》多篇经典故事进行拆解重组。既完整呈现《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等标志性篇目,又巧妙融入《青凤》《种梨》中的经典桥段。书生穿越奇幻世界的奇遇经历,亦可被视为志怪叙事的延伸。这种“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事方式,正如万花筒般呈现出传统文化的多维变奏。值得注意的是,该片在改编立场上展现出双重面向:一方面,以生动活泼的动画语言呈现传统经典,通过精妙的视觉转化赋予文言故事新的生命力,使低龄观众能够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意蕴;另一方面,通过内容重构与形式创新,引入赛博朋克、工业废土等现代美学元素,旨在与当代文化语境产生共鸣,拓展受众群体。
蒲松龄笔下的二精怪故事比拼,分为两轮较量。首轮对决以"自选主题"形式展开,涵盖《崂山道士》与《莲花公主》两则故事,呈现出鲜明的儿童文学特质。《崂山道士》讲述青年王承一心求仙慕道,追随道长上崂山修行,因无法吃苦屡次萌生退意,最终在临行前掌握穿墙术。归家后法术失效,沦为众人笑柄。该改编通过巨量毛毡元素构建的视觉风格,在陌生化表达中注入新鲜感,毛毡材质的细腻触感与穿墙动作的拉丝视觉效果相得益彰。快节奏剪辑与蒙太奇手法确保叙事节奏与线索的清晰连贯,而仙人聚会场景中灵活的场面调度,则生动还原了原著"剪纸为月、掷箸化嫦娥"的奇幻想象。
《崂山道士》篇章作为整部影片的开篇,犹如视觉盛宴的序章,制作精良且构思巧妙,但内容深度稍显不足。事实上,该故事看似简单的情节下暗藏深意,若能更深入挖掘,便能兼顾成人观众的审美需求。表面上,故事通过王承穿梭仙凡两界的情节,揭示了青年贪心虚荣难耐苦楚的警示,劝诫世人守护赤子之心;而文末"异史氏曰"的评论则巧妙转题,借愚人受小人谄媚而误判形势的寓言,点明蒲松龄对王生遭遇的深层思考——即多数人困于思维桎梏,既缺乏自我认知又脱离现实,终日沉溺于虚幻的观念或追求。这种区分幻想与现实、警惕空想主题的探讨,即便在当代仍具现实意义,可惜影片仅停留在对贪心的讽刺层面,未能充分展开。如果说《崂山道士》通过王承的奇幻旅程开启想象空间,《莲花公主》则展现出更优美的叙事层次。原著中,青年窦旭借梦入"桂府",以才学打动国王赢得公主芳心,却在妖敌入侵时惊醒,发现枕畔蜂群似在求救,随后建造蜂巢拯救受困群蜂,最终实现现实与梦幻的圆满结局。影片大胆改编主角为儿童,以"心中有一剑,侠义走四方"的诗句贯穿全篇,将才子佳人俗套叙事注入少年意气与蓬勃生命力。窦旭与莲花公主的纯真情谊,从师友关系升华至并肩抗敌的默契,而女王形象的塑造也更具现代性——她既是慈爱的君主,更是有远见的领导者。影片通过六边形建筑、金黄蜜源、花朝节盛景等细节,构建出绚丽的奇幻世界。结尾处窦旭对蜂群会心一笑的镜头,巧妙模糊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这种"今夕何夕"的恍惚感,不仅深化了故事意境,更赋予传统聊斋故事现代诠释的可能。
在《莲花公主》篇章中,窦旭与莲花公主围绕"情"这一主题展开第二轮较量。作为《聊斋志异》经典IP的《聂小倩》屡次被改编,其影视作品中值得关注的包括1960年李翰祥执导的版本、1975年姚凤磐的演绎以及1986年程小东的改编。近年来,2011年叶伟信版与2022年马玉成版再度登上银幕,动画领域则有1997年徐克编剧的《小倩》,以及2024年新上映的改编长片。诸多经典改编在前,故事走向已显轮廓,创新难度可想而知。当前版本的改编创新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完整保留原著叙事框架,新增宁采臣与聂小倩回乡定居的情节,通过剑仙燕赤霞遗留的皮囊法器,成功击败追杀他们的夜叉;其二,将故事背景置于民国动荡时期,以乱世背景凸显纯粹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主人公着装的革新不仅带来视觉新鲜感,更深化了《聊斋:兰若寺》整部作品的文化内涵。
《聂小倩》篇通过将故事背景设定为民国时期,赋予了三百多年前蒲松龄笔下的志怪传说新的时代语境。在《聊斋:兰若寺》中,蛤蟆精面对蒸汽火车与手电筒等现代器物时流露出的好奇,巧妙地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叙事张力。这种改编思路打破了传统《聊斋志异》以清康熙年间及明末清初为背景的局限,通过明确的时代坐标重构了故事框架。影片对《兰若寺》的时空处理尤为突出,借助兰若寺的兴衰变迁暗喻时代更迭,"一寺一树一井"的意象贯穿始终,展现历经沧桑仍守护人间真情的深层主题。
这种时空维度的拓展在《画皮》篇同样得到体现。乌尔善版、陈嘉上版、鲍方版以及胡金铨版等经典改编作品,均以特定时代为切入点重塑故事。其中,民国时期的《聂小倩》着重展现时代视效与叙事完整性,通过具有时代特征的服饰、建筑与生活场景,构建出独特的视觉体系。影片美术风格借鉴明代文人画的典雅气质,却在世俗生活气息的营造上更加浓烈,这种古今交融的审美呈现成为重要突破。
改编团队在处理《画皮》故事时,着重还原了原著中王大郎被女鬼剖心、妻子陈氏以忍辱食唾救夫的核心情节点,同时创新性地引入陈氏的叙事视角,使观众得以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策略既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又通过现代电影手法赋予其新的艺术生命力,完美诠释了志怪故事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可能。
《画皮》篇以夫妻二人长达数年的婚姻生活为叙事起点,通过床榻前整齐与凌乱的鞋履、斑驳锈蚀的铜镜以及饮食习惯的差异,细腻呈现了婚姻关系逐渐褪去激情后的疏离感。当王大郎收留女鬼后内心挣扎,陈氏敏锐察觉到丈夫情感的动摇。女鬼最初祈求"一瓦遮头三餐温饱"的朴素愿望在破灭后引发复仇行动,陈氏在愤怒与恐惧中陷入矛盾,而当女鬼被道士镇压消散时,她再度说出此愿望,却令陈氏产生强烈共鸣。影片借此颠覆传统解读,揭示女鬼实为陈氏内心投射的幻影。面对丈夫日渐冷淡的态度,恪守封建礼教的陈氏虽表面端庄,实则渴望以妖冶姿态唤醒丈夫的激情,这种自我压抑的期待终成虚幻。当女鬼消逝后,陈氏面对疯癫道士的诘问陷入沉默,她吞咽的泥丸恰似对生活苦涩的隐喻。即便王大郎醒悟后誓言改变,这充满污秽的婚姻仍被陈氏视为"恶心"的象征。影片反复出现的铜镜意象极具深意,陈氏通过镜中倒影不断审视自我,而王大郎始终只是镜面映像。直至结局铜镜坠落,镜光映照陈氏面容,暗示女性在压抑中逐渐觉醒的破茧时刻。
在《画皮》篇章中,陈氏通过镜中自省引发对自我认知的思考,而二精怪的较量最终难分高下,迫使蒲松龄亲自介入,围绕"情"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了一段至情至性、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整部影片中,《鲁公女》篇幅最为丰沛,其叙事风格最贴近"新传说"系列所追求的青春化表达,因此整体情节显得尤为连贯流畅。相较于原著,改编版本着重强化了张于旦与鲁瑛之间的情感发展轨迹。原著中男女主角一见钟情与报恩式的情感模式已难以引起当代观众共鸣,因此影片通过设置多重关卡,让两人在完成救赎九条性命、换取投胎机会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深厚情谊。这种情感积累使得后续二世情缘的展开更具说服力。原著结局中鲁公女转世卢家后无法辨认重返青春的张于旦,最终因忧愤而亡,张于旦在土地祠招魂后与之终成眷属。影片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张于旦深入地府历经磨难带回鲁瑛的戏剧性情节,既凸显了两人对承诺的坚守与情感的珍视,也对整部影片前序故事的情感脉络进行了升华收束。
《鲁公女》篇章落幕,蒲松龄重返人间补全兰若寺残联,“一方净水由有相处知虚妄,几则乱谭自无稽间见真情”,这一举动揭示了电影除颂扬真情之外更深层的思考——在变幻莫测的世事中,如何辨别现实与幻象的界限?明月、古镜、孟婆汤、忘川水等意象交织成多维镜像,映照出人心与境遇的复杂关系。《聊斋:兰若寺》以拼盘式叙事构建东方奇幻美学,试图通过多元故事线触达不同观众群体,但其叙事风格与受众定位的割裂,也使影片难以复刻《长安三万里》的市场成就。若将前两则故事与后三则故事分别开发为独立系列,或可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尽管追光动画自成立以来常被批评画面精美但剧情相对薄弱,但每部作品仍能见证团队在创作上的持续突破与成长,「追光宇宙」的构建终将值得期待。
月色如水,蒲松龄缓步踏入兰若寺残破的山门,指尖拂过斑驳的石壁,那副未竟的对联在风中轻轻摇晃。上联残缺处仍留着「三生」二字,他闭目凝神,仿佛听见宁采臣昔日的叹息。待他睁开眼,墨笔在青石上一掠,下联悄然浮现:「一念」。横批则凝成「情归故里」,字迹如刀刻般锋利,将寺中飘荡百年的凄艳魂魄定格成永恒的诗篇。风起时,对联两行在月光下交织,仿佛白骨精与宁采臣的执念终于找到了归处。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