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和男演员“窝囊废”赛道火热,背后有何时代症候?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08更新:2025-09-14 23:21:13

谭飞: 欢迎来到《四味毒叔》节目,今天要介绍的两位嘉宾依旧遵循女性优先原则。著名经济学者、资深传媒人张春蔚老师,同时也是我相识28年的老朋友。而第二位嘉宾则是刚刚认识28小时的趋势学者、企业家夏光明老师,让我们先跟屏幕前的观众朋友打个招呼吧。张春蔚: 大家好。夏光明: 大家好。谭飞: 尽管我们三人分别身处不同领域,但都共享一个共同爱好——热衷观看影视剧。其中特别喜欢的明星包括贾玲和刘德华。最近我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此前贾玲曾主动向刘德华调侃,用"华仔,我能当你老婆吗?"这样的话语制造了不少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随着《热辣滚烫》的爆火,刘德华与贾玲的互动引发热议。面对贾玲从喜剧人转型为大女主的转变,刘德华主动提出组成CP的邀约,这种由"男强女弱"向"女弱男强"的趋势变化折射出多重社会信号。张春蔚指出,贾玲凭借女性主导的爆款剧本突破了原有形象,使其从单纯的"胖乎乎的开心果"成长为国民级偶像。谭飞补充道,这种流量碰撞最终演变为文化符号,成为行业变革的风向标。夏光明从易学角度分析,当前社会正进入离火时代,对应着"中女"群体——30岁以上已婚女性。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娱乐圈,诸如宗馥莉、刘永好之女等企业家二代也呈现女性主导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舆论对明星婚姻状态的认知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未婚女性占据流量高地,如今章子怡、杨幂等已婚明星反而获得更多认可。谭飞认为这与影视消费群体的扩大密切相关,当受众年龄层拓宽,观众更愿意接受明星的日常状态。关于"窝囊废"现象,谭飞以雷佳音、白客等为例指出,这种类型化角色的流行暗示着家庭结构变迁。张春蔚则用四川方言"耙耳朵"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特质,认为其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对男性角色的重新定义——四川男人可以不擅长挣钱、颜值普通,但若不会做饭则会失去地位。这一讨论揭示了当代社会性别观念的微妙转变,以及明星形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张春蔚指出,四川男性常以穿着背篼、掌勺为特征的形象出现,这种现象蕴含着双重意义:一方面体现其贴近生活、务实沉稳的性格特质,另一方面则展现出对家庭情感的细腻经营。他认为,无论是通过烹饪传递的温暖关怀,还是日常交流中流露的包容态度,都构成了独特的心理抚慰机制。谭飞则以春蔚身着龙袍为例,提及刘晓庆在《火烧圆明园》中"龙在上还是凤在下"的台词,暗示皇太后地位象征。他观察到当代女性敢于公开穿着龙袍已不显突兀,而夏光明作为90后一代,认为两性地位的演变本质上源于经济权力的分配格局。他分析道,在农业社会中,男性主导生产领域,女性承担生活消费职能,形成男强女弱的固有模式;而随着商业与工业的发展,女性逐渐胜任更多岗位,尤其在信息化时代,沟通能力优势愈发显著,这种转变使得传统性别角色的边界逐渐模糊。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使得其在经济创造领域的表现日益突出,进而推动了话语权的结构性转变。从某种角度而言,'窝囊废'现象的深层逻辑正源于女性财富创造能力对男性的持续超越,这种超越正在重塑传统性别权力格局。谭飞认同这一观点,指出'旺夫'等概念本质上以男性为中心,暗示所有努力似乎都围绕着男性展开,而这种表述模式或许正折射出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

有人表示不愿在家就餐,认为妻子的烹饪不够可口,甚至提及此事便感到不适。不过,有旁人建议他思考妻子每日操劳的辛劳,这种忽视女性付出的现象在职场中屡见不鲜。因此,背后的大女主现象或许正是近年来女性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的体现。谈及董明珠与孟羽童的离职传闻,有人猜测是否源于两位女性在职场角色上的冲突,认为她们难以同时担任主导地位。对此,张春蔚指出这更应归因于年轻一代对职业发展的多元选择,若有机会成为董明珠的秘书,即使无薪酬她也愿意接受,因这段经历将带来宝贵的职场历练。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目前持有约1,900亿元现金,这一数字在A股上市公司中仅见于不足十家企业,而世界500强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往往能为从业者积累终身受用的能力。至于孟羽童的离职,有人分析其可能转向网红行业,毕竟该领域收入往往远超传统职场薪酬。

年轻人常怀有早年成名的梦想,而我们则认为这种经历弥足珍贵。因此,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当下的年轻人拥有更多机遇,财富积累路径更加多元,这种环境下形成了新的评价体系,进而加剧了个体间的认知落差。以孟羽童为例,她或许更符合与企业签订经纪合同的定位,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员工契约。谭飞指出,这种关系类似于艺人与经纪公司间的合作模式,员工身份意味着全心全意服务,薪资结构则相对固定。张春蔚强调,基于员工身份,孟羽童的收入遵循统一标准,格力所有员工皆处相同境况。但因她具备网红特质与品牌属性,这种溢价部分应当通过专门的合约机制进行界定。谭飞总结认为,看似不平等的协议可能在双方视角中都视为公平,关键在于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各自的价值预期。

张春蔚指出,企业选人用人理念的差异并非源于不平等,而是源自企业初始立场的不同。这种分歧最终导致舆论场演变为相互无法理解的"两个聋子对话"。他强调自己关注的是员工的忠诚度,而对方则更在意自我价值是否被忽视。

谭飞询问夏光明的见解,夏光明表示由于与孟羽童年龄相仿,他能理解其立场。他认为在60、70年代,财富核心在于实体资产,如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那个时期年轻人要积累资本和经验,需经历从业务员到经理、总监到总经理的阶梯式成长,最终才能实现独立创业。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创业模式发生转变,轻资产成为可能。如今创业更依赖IP价值、影响力和流量等要素,这些资源可快速实现变现。夏光明指出,孟羽童选择成为网红后,通过带货、广告等途径,其年收入可能达到在格力工作时的10-20倍甚至更多。

这种收入差距导致员工忠诚度被重新审视。60后、70后一代认为孟羽童缺乏忠诚,而年轻一代则认为企业家试图用资本束缚人才,或通过权力进行控制。夏光明用"每个人想做老板,每个人都是从员工做起"来描述这种社会现象,认为人们既曾被PUA又曾PUA他人,正是这种持续的博弈推动社会进步。

张春蔚指出,与过去可能存在的《杜拉拉升职记》式职场故事不同,如今已难以再见到类似的角色。首先,杜拉拉式的职业典范已难以再现,随着社会环境和企业形态的演变,这种典型人物的生存土壤逐渐消失。其次,职业发展路径和机会已不再如过往般多元,当前的职场生态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在80年代人们常说人生选择日渐狭窄的背景下,如今更是出现大量行业更替现象,这种变革并非源于个人能力不足,而是整个行业体系的重构。当传统路径逐渐失去吸引力时,新兴领域正在崛起,但若未能及时把握转型机遇,就可能错失发展良机。一些曾被忽视的行业,最终可能成为撬动职业生涯的关键支点,这印证了机遇往往存在于意想不到的领域。

感谢大家的聆听,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期待下次再会。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