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最佳戏曲片《谯国夫人》:曾小敏演绎传奇人生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97更新:2025-09-11 10:08:57

2019年,首部4K全景声粤劇電影《白蛇傳·情》震撼上映,該片以經典民間傳說《白蛇傳》為藍本,凭借豆瓣8.0的高分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2024年7月5日,以"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一生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为创作核心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上映。本期《今日影评》特别邀请到广东粤剧表演艺术家、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就她主演的这部历史题材作品展开深度探讨。

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以南北朝时期"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生平为蓝本,通过戏曲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还原了"历经三朝仍守一颗忠心"的传奇故事。影片不仅展现了冼夫人"我事三朝主,唯用一好心"的忠贞气节,更深入挖掘了其精神内核所凝结的"好心精神",同时传承弘扬了岭南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风貌。

众多戏曲人物皆源于真实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巾帼英雄以卓越贡献镌刻时代印记。冼夫人作为岭南地区备受尊崇的女性典范,其传奇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她曾以"我事三朝主,唯用一好心,盛名皆虚妄,孑然一老身"的诗句自述一生,彰显出超越个人得失的担当精神。曾小敏指出,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的处世哲学,实则体现了无私无我的崇高境界与仁德之心,其守护岭南百年的功绩,不仅为百姓谋得安定,更为后世树立了民族精神的丰碑。

以精湛技艺重现冼夫人波谲云诡的一生,《谯国夫人》通过细腻的舞台呈现,展现这位巾帼英雄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蜕变历程。关于角色年龄跨度的挑战,创作者巧妙地借助戏曲行当体系化解——少女阶段对应小旦,少妇时期为闺门旦,中年演变为青衣,老年则呈现老旦风采。这种传统戏曲程式与现代影视叙事的融合,既保留了历史人物的厚重感,又赋予了舞台表现的新维度。

曾小敏坦言,在演绎《谯国夫人》这一角色时最具挑战性的是如何以后人视角审视先贤,需将自身完全沉浸于古代情境,透过艺术手法将冼夫人所处的时代风貌与精神气质忠实地展现出来。

在完成《谯国夫人》的演绎后,曾小敏感悟到圣人本质是凡人美德的集大成者。她认为,越是诠释圣人,更应以凡人之心去贴近其形象,而非一味以仰视视角审视。唯有回归平视与俯视的双重维度,才能真正理解这位历史人物。在舞台上,她选择将谯国夫人还原为一个普通女性,展现其蕴含大爱、甘愿为大局牺牲的伟大人格。

相较于充满梦幻色彩与视觉盛宴的《白蛇传·情》,《谯国夫人》则展现出更具史诗气质的创作格局。该片在艺术表达上融合了文化理想与创新精神,通过实景拍摄构建出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为演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而《白蛇传·情》以写实与写意手法的交融,成功实现了传统粤剧美学与现代科技美学的创新结合,为观众带来多重惊喜体验。

曾小敏指出,每部戏剧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表现风格。《白蛇传·情》作为神话剧,允许创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而《谯国夫人》则属于历史题材,涉及真实历史事件,观众对人物怀有敬仰之情,因此采用写实风格更符合作品的呈现需求。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传统戏曲如何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成为重要课题。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提出,唯有打造高质量的粤剧作品才能突破受众局限。近年来剧院通过戏曲电影这一新兴形式的创新尝试与实践,有效拉近了传统艺术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为粤剧的传承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粤剧创新三部曲目前正进行制作,首部《白蛇传·情》以经典神话故事为蓝本,第二部《谯国夫人》则聚焦历史人物传奇,两部作品在题材选择与艺术风格上均呈现鲜明差异。据悉,第三部戏曲电影将开启全新创作方向,进一步探索粤剧与现代影像艺术的融合可能性。

在创作过程中需顺应年轻群体的审美偏好,贴合其节奏脉搏。以年轻视角诠释美、构建美,于当代语境中溯源传统之美,使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观念产生共鸣,形成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引领创作持续向前发展。

《谯国夫人》以深情礼赞的方式再现了冼夫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影片不仅通过恢弘的历史篇章呈现了南朝时期的风云变幻,更巧妙地将传统文明精髓与当代审美理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跨越时空的创作手法,使观众得以在光影交错间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动,相信这部兼具历史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佳作,必将成为值得反复品味的影视经典。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