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让我对AI影视的最后一丝兴趣也没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73更新:2025-09-11 09:01:34

在7月10日上映的电影《传说》中,有一幕令人震撼的战争场景:汉军与匈奴在旷野展开决战,千匹骏马纵横驰骋、嘶鸣震天,搭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恢弘配乐,磅礴悲壮的气势瞬间席卷全场。这种全景式马群冲锋的实景拍摄,不仅展现了电影制作的非凡技术实力,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代战场的史诗氛围。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细节直到我走出影厅,看到片方宣传资料后才恍然大悟。观影过程中始终萦绕心头的,不是影片本身的震撼场面,而是脑海中反复浮现的“AI”二字。每当看到万马奔腾的壮观画面,下意识的反应总是:“这肯定是AI生成的。”——在《传说》中,AI打造的年轻成龙频繁出现在银幕上,这种技术痕迹让人很难摆脱质疑的情绪,始终沉浸在“真假难辨”的思考中。

尽管AI被视为影视创作的辅助工具,但其在大银幕上的实际表现却意外地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当AI技术被视为推动影视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时,《传说》的上映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制片方、演员与观众尚未完全适应这一变革的现实。影片中数字人的应用引发争议,其作为全球首部由AI生成的主演电影,借助Deepfake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还原了27岁的成龙形象,这一创新既成为宣传主轴,也演变为市场局限。在技术光环的笼罩下,电影中真实呈现的壮观马匹群像、标志性的成龙式动作设计,以及金喜善在片尾彩蛋中的惊喜现身等核心内容,反而被边缘化。

然而,问题在于将影片的商业前景寄托于尚不成熟的技术平台,显然存在较大风险。在上个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的“IPAI海上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就《传说》所宣传的AI技术公开质疑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他指出:“《传说》所采用的AI技术可能本质上仍是现有CG技术的升级版本,这种升级即便不依赖AI同样可以实现。”据分析,王长田所指的CG技术主要通过面部动作捕捉与建模,可精准还原演员面部细节,实现换脸效果。此类技术此前已广泛应用于《速度与激情7》保罗·沃克的戏份、《加勒比海盗5》青年版杰克船长以及《美国队长3》中年轻的小罗伯特·唐尼等角色塑造。面对争议,于冬回应称AI技术虽为工具,但能将人物形象转化为具有独占性的数字资产。据导演唐季礼透露,相较李安《双子杀手》中采用的“返老还童”技术,《传说》所应用的AI方案成本仅为对方的20%-30%。此外,由于影片大量采用数字人演出,制作方或可同步降低片酬支出。

制作方通过数字人技术实现了成本控制与拍摄周期缩短,却意外导致观众陷入情感困境。《传说》的宣传核心与观影体验呈现严重脱节,这种营销策略的失误显而易见。影片中数字人成龙的表演存在明显缺陷:其面部表情缺乏层次,始终保持着程式化的迷之微笑。无论是两军交战时的镇定自若,还是战事结束后依旧洁白无瑕的面容,乃至兄弟为救其牺牲的场景中仍未改变的从容姿态,这种情感表达的缺失直接阻断了观众的代入感。尽管影片具备视觉冲击力、群众基础及民族情感元素,但数字人仅能完成基础动作表演,无法传递真实情感。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技术缺陷对整部作品造成系统性影响,使得观众对实拍场景产生怀疑。当金喜善在彩蛋中与成龙对视时,所触发的并非怀旧情结,而是对传统表演形式的失落——为何不能完全依赖AI生成?这种困惑已演变为某种技术焦虑,甚至形成AI PTSD的观影后遗症。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在影片叙事中承担双重功能:既被用于帮助成龙实现"返老还童"的视觉效果,又试图构建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然而,当房教授与王靖通过AI绘画实现意识穿越时,如何证明画作内容与真实历史的关联性?这种刻意为之的科技叙事反而暴露了创作层面的逻辑漏洞。

AI生成图像的能力是否已达到能精准还原人类梦境的境界?否则难以解释其绘制作品为何几乎完美无瑕。更值得商榷的是,当角色设定完全可以借由王靖的绘画特长实现自然过渡时,制作方却执意采用AI技术,反而制造出明显的叙事矛盾。这种刻意迎合技术潮流的做法,导致影片中假扮成龙的年轻形象显得格外违和。而AI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仍面临诸多伦理争议和版权归属问题。此次《传说》的提档,恰逢博纳影业AIGMS制作中心推出的AIGC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在抖音上线。片方宣称该作品是当前所有AI视频软件所能呈现的极限之作,却未能解决根本性的创作质疑。

《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将叙事背景设定在近未来世界。随着地球古文明遗迹出现异常现象,三股不同阵营的势力联合进入由AI技术构建的古蜀国虚拟世界,展开跨越千年的探索冒险。该剧通过解密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未解之谜,试图找到化解文明危机的关键线索。博纳影业制作总监曲吉小江在接受专访时透露,剧组以最快速度推进项目,旨在直观展现当前AI技术的创作边界与未来潜力。而行政总裁蒋德富则强调,技术团队持续超负荷运转,目标是率先推出AIGC生成式剧集。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博纳团队争分夺秒,仍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抢占先机——该中心上月底已上线三部AI微短剧《英雄》《爱永无终止》《奇幻专卖店》。

《英雄》作为一部AI驱动的剧情片,描绘了普通人在跨越时空界限后与西汉名将霍去病并肩作战的奇幻经历;《爱永无终止》属于“AI 真人”的剧情式微短剧,所有场景均通过AI技术打造,真人演员苇青、陶慧敏、曹力、陈冠甯等人在绿幕环境下完成表演;《奇幻专卖店》则呈现AI科幻萌宠类微短剧的特色,借助AI技术构建出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世界。与《传说》直接面向C端市场的定位不同,这四部AIGC生成式微短剧的共同点在于为AI生成技术提供直观的展示平台。换句话说,故事是为技术服务的。其中,《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与《奇幻专卖店》着重体现了AI在跨国地标、未来场景及多种族角色塑造方面的创新应用;而《爱永无终止》则凸显了AI场景生成的高效性与灵活性。

从《传说》到基于AIGC技术的微短剧,人工智能正逐步取代传统创作模式,成为影视制作的核心元素。然而,当前AI生成内容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叙事结构碎片化、角色与场景建模失真、情感共鸣不足等问题,甚至导致观众难以区分完整作品与预告片段。值得注意的是,AI驱动的影视创作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导的中国首部AI全流程电影《团圆令》已于7月5日开机拍摄,而博纳影业也计划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开发为付费微短剧,显示出行业对AI技术应用的持续探索。

回顾Sora的出现,标志着AI影视领域的重要转折点。相较于同期竞品仅能解决数秒视频生成的流畅性问题,Sora直接将技术竞争标准提升至分钟级,其突破性进展令以往的产品显得落后。这一技术革新迫使制片与技术企业的战略思维发生转变:从以往的潜心研发转向主动探索,制片方亟需在内容形态创新中寻找突破口,技术公司则通过成果展示强化市场认知,同时规避潜在的技术迭代风险。然而,AI影视终究属于未来赛道,当前的技术体系距离真正成熟仍存在显著差距。以尚未完善的未来技术来满足当下市场需求,观众感知内容不足实属必然。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