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89更新:2025-09-01 21:03:40
某些回忆若被刻意遗忘,却在试图回想时悄然显现,这种发现常伴随着失落感。当我们在青春岁月初遇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时,它往往在心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多年后重逢时,曾经的光晕或许已被现实的尘埃覆盖。时代流转,人的性情亦随之改变,正因如此,我选择将《邮差》封存在记忆的暗盒中,更珍视与后来成为妻子的姑娘共赏此片时,那些交织着悸动与思辨的时刻。或许今日重看仍能感受曾经的震撼,但为何要重新开启这扇通往回忆之门的窗户?
再次观看是枝裕和于1998年执导的《下一站,天国》仿佛是一场风险投资。我初次接触这部作品时正值其在影院上映,记忆犹新的是影片围绕一个为亡灵提供中转的场所展开。在充满怀旧气息的场景中,刚离世的灵魂需在此处停留,而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则置身于简陋的设施里。无论是斑驳的墙壁、老旧的设备,还是冬季里众人裹紧衣物的寒意,都暗示着这个特殊岗位的资源匮乏。
《下一站,天国》讲述了一种独特的死亡体验:逝者被赋予数日光阴,可在生前选择一段珍贵的记忆片段。当这段记忆被制成电影后,他们便将永恒沉浸在其中。初看此片时,我被其克制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所打动,那种若隐若现的忧郁愁绪如同细雨般浸润心田。而今重观,这份喜爱更添了几分沉淀——当母亲离世已逾二十载,我方能真正读懂电影中关于生命与记忆的隐喻,这种理解之深,仿佛比亲历死亡本身更令人心碎。
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巧妙融合了死亡与记忆的哲学命题,同时以克制的叙事风格呈现故事。若交由好莱坞制作,或许会采用情绪激烈的交响乐配乐、过度渲染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剧情设定的冗长解释。作为是枝裕和的第二部长片,《下一站,天国》不仅斩获国际 acclaim,更为其后续的巅峰之作《小偷家族》(2018)奠定了基础。影片仅保留了由小田绘梨花饰演的里中——一位陷入低落后悔的18岁工作人员——在雪地中踢球时的短暂情绪释放,其余场景均以静默的音效为主,未对现实世界做出任何美化或辩护。
在这个缺乏明确等级体系的隐匿官僚机构中,亡者似乎并未感到迷茫。此处不存在神明或宗教信仰的范畴,工作人员亦非天使,而是游走于生死界限的矛盾存在。望月隆(井浦新 饰)向刚逝世的渡边卓郎(内藤刚志 饰)揭示,他们都是无法自主选择记忆的个体。望月隆本人于1945年在菲律宾遭遇致命伤,最终在东京的一家医院离世,年仅22岁。数年前,他从另一家医疗机构转至这个永恒管理机构,与渡边卓郎的年龄相仿,却因后者活过了70余载时光,而望月隆已拥有超过50年的记忆沉淀。
望月隆的发型经过精心打理,呈现出典型的少年偶像歌手风格;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原本情绪低落的里中会对他产生迷恋。然而,望月隆的注意力早已不在里中身上,他的思绪仍停留在对死亡的沉思与过往恋人的回忆中。在一处关键场景里,里中与望月隆的视线交叠,望月隆则将目光投向渡边,而渡边正凝视着视频中自己的影像与妻子的轮廓。这一组无声的凝视关系,隐晦地映射出望月隆与里中之间难以言说的情感羁绊。不同于常规电影中保持距离的拍摄手法,该场景通过聚焦角色面部特写与眼神交流,巧妙地呈现了观众对故事人物的深层情感共鸣。
渡边是罕见地无法清晰回溯过往的人之一,望月隆为助其记忆,向隐秘的档案馆索取了覆盖他一生的71盘录像带,每一年一盘。这些录像带以粗粝的颗粒感呈现,而非完整的记录,其目的仅在于唤起渡边的回忆。观众可以对这场记忆探索提出诸多疑问:录制者是谁?摄像机究竟置于何方?档案的覆盖范围如何?但这部作品以克制的姿态拒绝解答。是枝裕和选择将叙事焦点置于人物主观体验之上,那些看似有趣的背景细节——无论是永不停歇的神祇般的工作机制,还是档案馆的运作逻辑——都被有意排除在外,仅保留与个体情感脉络及关键人生抉择密切相关的片段。
这22位踏入陈旧办公室的人面临着诸多潜在风险。其中半数角色由素人出演,这些参与者是从500名电影拍摄候选人中筛选出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访谈中分享了各自最深刻的记忆片段。是枝裕和坦言:"我最初对拍摄过程充满期待,却未曾料到观众们能如此从容地分享内心深处的记忆。年长男性谈及战争岁月,女性则回忆学生时代,众多故事围绕着食物与情感展开,那些萦绕在记忆中的独特气味尤为动人。我认为保留这些真实演绎者,能让影片呈现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下一站,天国》采用纪录片访谈形式呈现,揭示了是枝裕和在拍摄此片前完成的四部纪录片创作历程,以及电影摄影师山崎裕的真实主义风格背景——他在后续多部作品中与是枝裕和展开合作。影片通过不同受访者的故事展开:一位性工作者分享了她曾深爱的一位顾客;一位二战老兵讲述了他向美军投降的经历,彼时饥饿的他正被美军提供食物;一位青少年女孩原本计划前往迪士尼乐园,却在途中被里中拦下,被告知其他30位女孩也做出了相同选择;一位老妇人则回忆了1923年摧毁东京的地震,并提及战后爆发的「朝鲜骚乱」。她提到:「朝鲜人聚集在一起试图逃亡,但人们错误地认为他们会发动攻击。」这些记忆不仅承载着个人叙事,更可能引发观众对历史真相的反思,暗示日本军方对朝鲜平民实施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摄制团队深入探讨摄影机视角的运用,并寻求在有限预算内实现特定视觉效果的创新方案。例如,在表现夏日电车内的闷热场景时,通过在饰演男孩的演员面部喷洒水雾模拟出汗效果;而在呈现飞行员驾驶塞斯纳飞机穿越云层的场景中,则采用棉絮牵引技术制造云层质感。这些手法揭示了电影创作中手工技艺的局限性——正如是枝裕和曾尝试剪辑包含完整素材的5小时版本,但最终选择呈现片段式叙事。这种取舍或许正是必要的(即便意味着观众无法见证第二摄影师锄田正义所拍摄的完整影像,尽管他在拍摄时确实在银幕上扮演自己)。这些影像承载着深刻的私人记忆,其意义始终与创作者的生命历程紧密相连。当观众观看电影时,实际上见证的是刚刚离世的创作者灵魂在放映室中就座,目睹了我们无法触及的影像片段,随后便踏入未知的彼岸。
只有刚刚去世的人无法选择回忆。我不会透露这个人是谁,也不说明他取代了哪位员工,因为这段故事的逐步展开充满了感人的力量。然而,我确信那些无法选择的人是否其实是在拒绝选择,毕竟即使员工们工作过度,他们实际上已经拥有了长生不老的能力。他们依然可以进食、饮酒、玩日本将棋、争吵、恋爱,甚至冒险到外面的世界,就像里中那样,在东京的街头徘徊,寻找属于自己的场景。同时,这项工作必须既费力又有回报,因为逝者的故事是无穷无尽的,每个故事都独一无二,而创造电影以接近其记忆的挑战则是一种永恒的创作过程。这带来了一种既令人不安又可能充满希望的临界存在状态。
是枝裕和在采访中流露出对自身创作与所呈现主题之间的微妙矛盾。当被问及生命中最后的记忆时,他给出了多个不同的答案。其中一次提及了19岁那年观看黑泽明经典作品《生之欲》的经历,该片讲述了一位名为渡边的濒临死亡的公务员。在另一篇文章中,他似乎将这种对生命终点的思考与电影《下一站,天国》中的角色暗相呼应:当影片终幕,观众自发起立鼓掌的场景令他震撼,尽管现场既无演员也无导演在场,这种毫无特定对象的掌声对他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他坦言,自己习惯于在戏剧或现场表演结束时鼓掌,但电影的这种集体共鸣方式却让他感到陌生而深思。
现场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这一幕的发生。他们不过是想找个角落卸下肩上的重担,却在不经意间被这束光影深深触动。当银幕上的故事悄然渗入心底,我分明感受到观众席间流淌着真挚的情感。那一刻,我确信这部作品具备穿透灵魂的力量,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电影艺术全新的认知。这种震撼直接改变了我原本立志成为小说家的轨迹,促使我将目光投向镜头背后的世界。而当另一位观众谈及自己的选择时,他坚定地表示:"我渴望在摄制团队中锤炼技艺。"他特别强调:"我会专注于打磨导演的技艺。"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还有什么比用镜头讲述故事、在光影中寻找永恒更令人向往的呢?毕竟,当胶片在暗房中显影,当观众的泪水在黑暗中闪烁,这不正是电影赋予人类最独特的永生方式吗?
观影体验总会引发对记忆本质的沉思,我们是否真能掌控那些被铭刻在生命里的片段?与是枝裕和相似,我亦在艺术创作与体制规范间的挣扎中徘徊。或许我选择图书馆——那个承载着最纯真童年回忆的所在,书页间流淌的时光如同《美好人生》里温柔的叙事。又或许我倾向于遗忘某些模糊的片段,比如三岁那年母亲牵着我在越南橡胶园的林荫小径上徐行的场景,那些参天大树的阴影至今仍在记忆中摇晃。而在我第二次观看《美好人生》后,创造了一段独特的记忆:那夜我蜷缩在熟睡的女儿身旁,凝视她熟睡的脸庞,深知这份独处的时光将永远无法被她感知,于是抬头望向婴儿监视器的镜头,按下录制键,将这稍纵即逝的瞬间定格成永恒。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