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6更新:2025-09-02 08:37:08
在金秀贤被指涉嫌引诱15岁少女金赛纶(已故)并导致其自杀的舆论持续发酵期间,韩国电视台MBN却推出了名为《UNDER 15》的全新女团选秀节目。该节目设定的年龄门槛较传统101系选秀更为严格,要求练习生必须为2009年后出生且未满15周岁的女童,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招募。目前已披露的参赛者信息显示,最小年龄仅有9岁(2016年出生),而曾因在《请回答1988》中饰演"珍珠"一角获得广泛关注的童星金雪(2011年生)也确认参与其中。
从节目预告来看,这批年龄介于儿童与少女之间的练习生普遍呈现出浓妆艳抹、风格成熟的视觉形象,部分成员的服装设计甚至带有明显透视元素,舞台表现中也不乏挑逗性的肢体语言与表情管理。尽管官方宣称节目旨在发掘"K-Pop神童",但该模式在韩国本土及海外市场仍引发广泛争议。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低龄偶像现象并非当代特例,而是K-Pop产业长期形成的商业化路径。早在千禧年初期,东亚偶像产业就已建立起以未成年偶像为核心的运营体系。
回溯历史可以发现,东亚低龄偶像之风与早期K-Pop粉丝群体存在某种默契。在韩国娱乐产业兴起前,日本曾率先发展出系统化的偶像培养机制。制作人秋元康通过打造超过50人规模的"小猫俱乐部",成功重塑了少女偶像的形象定位。尽管该组合以阳光健康的少女形象示人,但其音乐作品仍存在隐晦的成人暗示,如经典曲目《不要脱人家的水手服啦》中"连裙子都卷起来了"、"还是处女就很无聊"等歌词,既展现了青春期的懵懂感,又暗含微妙的成人趣味。
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早安少女组、AKB48、Hey!Say!Jump等偶像团体成为主流舞台上耀眼的存在。在秋元康、杰尼斯事务所等幕后推手的运作下,"偶像"这一概念逐渐被塑造为以青春形象为核心、通过情感共鸣吸引粉丝的娱乐符号。随着商业化进程加速,未成年人参与偶像活动的现象日益普遍,形成了独特的少女偶像养成体系。如AKB48G出身的渡边麻友、宫脇咲良、松井珠理奈等成员,均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即加入团体。这些生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少女们,通过水着写真、内衣写真等视觉元素引发关注,部分成员更涉足包含性暗示的曲风创作,例如AKB48早期因《裙摆飘飘》引发的"内裤偶像"争议,以及后续发布的《制服成为了邪魔》《夜蝶》等作品。更为争议的是,年轻偶像频繁参与深夜R级节目,某些节目如《FAS27小时TV》曾包含强制跪地、抱摔等羞辱性行为,以及要求偶像在受虐后向"爆裂老爹"行跪拜礼等非常规演出内容,引发了社会对偶像产业伦理边界的广泛讨论。
日系偶像的成功为K-Pop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在千禧年初期,13岁出道的BoA成为SM公司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标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以"E世代青少年视角演绎纯真情愫"的舞曲风格出道的艺人,起初并不符合当时韩国乐坛推崇的朴志胤、严正花等性感成熟路线。相反,BoA在签约艾回后于日本取得成功,反向带动了韩国本土市场对低龄偶像的重视。此后,韩国经纪公司纷纷加大幼龄偶像的培养力度,如JYP在同期推出13岁男团"梁玄与梁夏"。这种策略使得K-Pop在拓展日本市场时更加强调"低龄准则"的普适性,从而催生了从二代团开始的15-16岁左右偶像的井喷式发展。诸如安昭熙、李宣美、金泫雅、李泰民、崔雪莉、郑秀晶、姜智英等92-95年出生的艺人,普遍在15岁左右开启职业生涯;而吴夏荣、田柾国等96-97年出生的三代团成员,则多在15岁前后崭露头角。
近年来,K-Pop偶像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多位知名艺人如New Jeans的李惠仁、NCT DREAM的朴志晟、IVE的Leeseo等均在14岁左右开启偶像生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PRODUCE101》等选秀节目的兴起,非青春期练习生的出道机遇显著减少,甚至被边缘化。当前新生代偶像中,2005年后出生的艺人占比增多,而像Red Velvet的Irene、前f(x)的宋茜、前After School的嘉熙等"大龄"练习生则逐渐消失。尽管韩国对未成年人的出镜存在严格规定,如放送时间限制与分级制度,但这种管制仍无法根本解决行业问题。即便是成名较早的BoA,也曾因2005年被质疑过早涉足成人娱乐、2008年卷入日本艺人松浦亚弥与橘庆太的恋情风波而备受争议。
再观中国娱乐行业,早在2000年代初的《快乐男声》《超级女声》选秀活动,张含韵、王栎鑫等未成年艺人凭借年轻出道引发舆论争议,甚至曾出现类似BoA的绯闻事件。此后TFBOYS、SNH48等养成系偶像组合的走红,进一步推动了内娱养成文化的普及,易安音乐社、X玖少年团等团体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然而与日韩偶像可因追梦而休学不同,内娱对低龄偶像实施强制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且艺考文化课录取分数线的提升,客观上限制了未成年人将偶像活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当前中日韩地区的低龄偶像经济呈现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态势,但整体而言,以少年形象为核心特质的偶像培养模式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行业趋势。值得关注的是,TF家族、小哇音乐社等偶像团体中仍可见年轻偶像持续活跃的身影。低龄偶像现象引发争议的根源,在于其与传统童星、童模及儿童演员的本质区别——即通过系统化养成机制介入偶像成长过程。此类机制使粉丝得以通过经济支持与互动交流影响未成年选手,甚至存在将不当"恋童"情绪投射至偶像身上的风险。实质上,低龄偶像的流行恰是萝莉主义与正太主义在娱乐产业中的具象化体现,通过商业运作将对"幼态"的审美偏好合法化。
日本偶像产业的代表性人物闵税珍,其在男子组合成员形象塑造中涉及的争议内容曾引发"恋童"质疑;而日本杰尼斯娱乐集团创始人喜多川的性侵丑闻,更强化了公众对低龄偶像产业潜在风险的认知。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养成系偶像文化与色情文化存在深层关联,除写真集外,打着年龄限制的R18内容在ACGN领域中往往成为儿童色情的温床。网络上流行的"鬼父"梗,正是源自一部美化继父侵犯萝莉女儿的色情动漫,这种蕴含灰色地带的偶像文化,通过日本成熟的产业体系影响着东亚市场。
在AKB48 Group实施未成年成员参与泳装曲禁令后,曾有运营人员向《文春》杂志透露,若田中美久(12岁入团)在十来岁通过写真集走红,HKT48或将实现更优质的发展。这反映出东亚偶像产业对低龄偶像的持续追捧,本质上仍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从日本到中国韩国,对年轻化偶像的重视不仅源于市场细分需求,更与全球娱乐产业格局演变相关——资本逐利本质促使行业向"弃大保小"转型。相较于成熟偶像较短的生命周期,低龄养成能实现初期培养成本在曝光周期中的阶段性回收,同时延长艺人商业价值周期。例如张元英14岁出道后二次突破至20岁仍保持头部地位,而宫脇咲良(1998年出生)作为LE SSERAFIM成员,其所属经纪公司已承认将部分个人代言资源转化为团体商业价值。
低龄偶像的产业运作本质上建立在对粉丝情绪需求的迎合之上。由于未成年人尚未具备完整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体系,其形象往往被娱乐产业视为可批量生产的商品。这种现象在SNH48、AKB48 Group等团体中尤为明显,曾长期存在未成年人参与泳装单曲、写真拍摄及私人物品交易的实践,而诸如言语骚扰、不当暗示等行为也屡见不鲜,甚至出现成年人以"培养感情"为由干涉偶像私人生活的情况。
相较于其他地区,韩国偶像产业对儿童色情的界限把控更为隐晦。通过妆容成熟化、歌词与舞蹈中的潜移默化暗示,构建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诱导模式。这种对儿童偶像的客体化倾向,暴露了产业伦理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冲突,也引发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当监护人缺乏必要监管意识,且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完善时,低龄偶像可能成为被过度消费的客体,甚至沦为满足特定群体欲望的工具。
值得关注的是,低龄偶像群体精准把握了MZ世代的消费心理,通过构建同龄文化共鸣,激发粉丝的情感投射。近年走红的女童组合如Little Cheer Girl、Vitamin、Burvey等,其作品多聚焦于展现少女对爱情的纯真向往与学业压力,配合精致的视觉呈现,成功吸引大量青少年受众。这种现象背后,既体现了市场细分的精细化运作,也折射出青少年心理需求与产业规则之间的复杂互动。
低龄偶像群体与同龄或更年轻的粉丝群体共同面临的成长困境日益凸显,包括生理发展期的适应困难、外貌焦虑等容貌主义歧视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份认同困扰和经纪公司过度管控导致的个人独立性丧失等现象。首尔国立大学心理学教授郭京珠在采访中指出:"偶像行业必然会给青少年带来显著压力,即使如今已是成熟偶像的K-Pop艺人仍常伴有心理问题,他们往往缺乏正常成长所需的教育时间与空间,自幼成为练习生的现实阻断了自然成长路径。"尽管Rainbow经纪公司CEO金泰文表示,推出低龄偶像组合旨在"协助年轻人面对挑战并实现梦想",但随着娱乐圈接连曝光的未成年偶像性侵、肢体虐待及幼女偶像遭骚扰事件,叠加经纪公司高强度压榨的行业常态,"童工"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
《UNDER 15》节目预告发布后,全球范围内的舆论反响持续发酵,韩国、中国、欧美等地区的网友纷纷涌入评论区表达抵制。韩国流行文化评论家金赫植曾尖锐批评该现象,指出低龄偶像过早进入娱乐圈易被成年人操控,这些成年人将商业利益置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之上。更令人担忧的是,年幼的偶像可能成为性犯罪的潜在受害者。从客观角度来看,尽管节目以"偶像培育梦想"为名包装低龄化培养模式,但"未成年人色情"问题始终如影随形。New Jeans出道曲《Cookie》、2021年面向12至14岁练习生的选秀节目《放学后心动》等案例,都曾引发社会强烈争议。这些事件暴露出娱乐圈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将大量未成年人置于心智尚未成熟便被推向名利漩涡的境地。
韩国演员李艾儿在回应金赛纶事件时感慨道:“九岁时懵懂无知,却沦为父母操控的对象;十五岁初窥世事,却已沦为成人视角下的‘花蛇’。”世人总说“出名要趁早”,但娱乐圈对未成年偶像的过度包装与商业化运作,实则是一场对童真的变相掠夺。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