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影造一座城!《唐探1900》美术奇迹这样诞生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9更新:2025-09-08 11:29:14

截至发稿,《唐探1900》票房已突破32亿元大关!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如何精准复原百年历史的城市场景成为主创团队的重要课题。本期《中国电影报道》幕后特别节目邀请美术指导赵学昊与罗曼共同探访山东乐陵影视城,深入揭秘电影中旧金山场景的搭建过程。据悉,影片中的旧金山景观严格按1:1比例还原,该场地占地面积约为300亩(约合199,000平方米),总计搭建了230余栋楼梯建筑,一座完整的旧金山城得以重现。

电影美术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依据影片叙事节奏与情节发展,巧妙地将唐人街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旧金山的经典地标进行艺术重构。通过提炼两地建筑的精髓并加以创新设计,最终呈现出一个融合东西方元素的全新城市意象,这实际上是对旧金山进行提炼与融合后的艺术再现。

山东乐陵影视城运营总裁刘洋表示,这座文旅新城自赵学昊提交设计图的那一刻起,历经216个昼夜的奋战,凝聚了5000多名置景工人的辛勤汗水。他们无惧风雨、不负星辰,以昼夜不息的坚守将项目如期建成,展现出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与团队意志。

旧金山的地形并非平坦如砥,而是呈现出显著的起伏变化。主创团队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这一地理特征,并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与施工。据赵学昊介绍,该地区的坡度接近30度,为打造这一地形,团队将原有道路延长了约300米,以应对地势的波浪式变化。在施工前,这片区域原本是一片平地。赵学昊最初着力呈现的便是这一陡峭的坡道景观,因其不仅是城市地貌的标志性特征,更在建造过程中面临极大的技术挑战。

赵学昊表示,团队在该项目中将原本平坦的地形抬升至相当于五层楼高度(约14米),通过延长坡度实现缓和过渡。这种设计使从下方视角观察时会产生强烈的眩晕感,仿佛置身高空。国内过往的搭建项目中,尚未出现与之相似的地形地貌设计,而在拍摄过程中亦属首次遇到。此次创新尝试在搭建、建筑及施工多个环节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旧金山实景地貌的精确还原虽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但同时也给电影拍摄带来了诸多挑战。拍摄过程中需要运用复杂的机械装置、轨道系统,以及高强度的追车戏场景,这些要素在实际操作中都对制作团队的技术能力与拍摄条件提出了极高要求。

针对这一情况,赵学昊表示除了现有的坡道外,我们还拥有30辆真正意义上的1900年代老爷车以及40辆马车。在进行相关表演时,车辆的操作面临极大挑战,许多机械装置在爬坡过程中耗力巨大,往往需要外力牵引才能完成。

团队在旧金山搭建的火车站使秦福首次带领观众跨越至1900年的旧金山,镜头跟随登山高坡俯瞰城市全景,巧妙引导观众步入影片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为观众营造出更具沉浸感的观影体验。

影视城内设有多个影片核心场景,其中中国大戏院作为关键场景尤为瞩目。赵学昊透露,影片中金灵福的魔术表演堪称为高潮迭起,该段戏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导演构思了令人震撼的"大变活人"桥段,舞台下布设了精妙机关,如特制魔术箱。剧组联合多位魔术大师深入研讨,力求打造全程真实的魔幻体验。

在唐人街的场景设计中,美术团队划分为多个主要区域,包括旧金山唐人街区、三藩市地区,以及爱尔兰区与意大利区等欧洲风格街区。影片中还特别设置了一处隐秘的建筑群作为黑人区,与主拍摄区域隔河相望的对岸则开辟了人工河道,并搭建了作为剧情中白轩龄开设的华人工厂的缫丝厂。

在旧金山的城市规划与核心场景的构建中,布景团队特别注重细节的考究性。例如,街区内众多中式餐馆的招牌所采用的拼音标注,均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考量。据主创赵学昊透露,这一设计源自大量历史资料的梳理——上世纪移民潮中,华人主要来自广东汕头地区,其拼音发音方式与现代标准拼音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早期移民在异国环境下,往往形成带有中西融合特征的发音习惯,与当代汉语拼音的规范读法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移民文化在语言演变中的独特印记。

在电影中,协盛堂作为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经营的会所,展现了重要的叙事功能。影片中有一个关键情节:王宝强饰演的"印第安人"角色在会所下方经过,恰逢刘昊然饰演的角色从四楼窗口爬行而下,两人意外相撞。这一充满戏剧张力的相遇不仅展现了角色间的初次互动,更通过肢体接触制造出强烈的命运共鸣,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重要伏笔。

在王宝强与刘昊然相遇的戏份取景中,剧组对街道布局进行了精心设计。赵学昊指出,若道路过宽会导致画面元素分散,经过团队测算最终确定总宽度为12米。这一尺寸既考虑到马车、汽车及有轨电车的通行需求,也能避免演员密集调度时出现拥堵现象,确保拍摄过程的流畅性与安全性。

在影片的场景设计中,道路宽度的规划与建筑高度的设定均经过精密计算,每条路径的设计都服务于特定情节展开。以2000名群演为例,他们在戏中呈现的密集分布与动态调度,本质上是导演与美术团队在前期策划阶段反复论证后的结果,通过空间布局与人物密度的控制,强化了场景的戏剧张力。四海一家牌楼的造型设计最初由赵学昊提出,导演对"四海一家"这一核心标语产生强烈共鸣,尤其对文字排列所传递的包容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标志性建筑不仅承载着视觉符号意义,在牌楼下方的美国排华示威戏份中,其物理空间更成为推动剧情的重要载体——抗议者通过道路封锁将唐人街包围,将罪责归咎于华人族群,最终促使华人社区成员集体支持剧中侦探展开调查。

在电影中出现的众多欧式建筑,赵学昊表示这些场景在设计时被统称为“欧洲街”,因其融合了法式与英式建筑风格,展现出丰富的异国风情。实际上,这一场景在剧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包含一场重要的军马车追逐戏份,同时屋顶上还出现了跑酷追逐的精彩画面。据赵学昊透露,剧组在乐陵影城特别还原了美术办公室的实景,所有设计资料包括搜集的马车造型细节、道具参考文件、拍摄用的影像照片、气氛图等均陈列其中,完美呈现了《唐探1900》拍摄筹备期间的工作状态。

在《唐探1900》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对整体建筑群与街道风格的精心打造,剧组在室内场景的还原上也投入了大量精力。据赵学昊透露,片中格兰特的住所严格依照1900年代美式建筑风格搭建,其内部陈设包括所有家具、装饰品及书籍均为百年古董,每一件道具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全片共包含近200栋建筑场景,其中可进入的内景部分达30处,制作团队通过并行作业的方式高效完成了所有场景的搭建与布景。

赵学昊创作了一本与《唐探1900》相关的书籍,在书中描述了他彼时在海外携带大量资料,并首次与导演会面时便深入探讨1900年唐人街的具体风貌。

团队参考书籍封面及内部收录的建筑历史图片向导演进行展示,导演在观摩后与赵学昊迅速达成共识,决定采用该风格与体量的建筑群,并打造一座完整的城市场景。团队随后选取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并结合影片叙事逻辑进行场景设计与实体搭建。

赵学昊透露,他选定的取景地是北京门头沟大峡谷。该地区因险峻的地貌特征,呈现出典型的"一线天"地质构造,但因实际地形与隧道结构存在差异,剧组特别搭建了穿山隧道场景。为还原历史真实,制作团队不仅铺设了完整的铁路铁轨和枕木,还细致复刻了当时修建铁路的华工生活营地,通过实景搭建全面呈现了修路劳工的生存状态。

影片超过90%的外景均出自团队自建的200栋实景建筑,其中印第安部落场景同样选择在國內取景。谈及与陈思诚导演的合作,赵学昊表示这是第四次携手共事。作为资深从业者,陈思诚导演被视为剧组的核心灵魂,每当团队面临抉择时,总认为这样的制作体量令人望而却步。但导演始终强调,只要能完成电影的美术呈现,创作者便能成就非凡。在导演的鼓舞下,赵学昊带领团队仅耗时10个月便打造出符合电影拍摄标准的实景建筑,最终实现影片的视觉效果,这堪称行业奇迹。

短时间内,《唐探1900》的美术团队通过精益求精的创作,以一砖一瓦构建出完整的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道景。他们不仅精准还原了历史场景的细节,更在真实感与艺术表现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正是这些幕后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让唐探系列持续为观众带来视觉震撼与情感共鸣,构建起独特的电影宇宙魅力。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