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第一个顶流!哈尔滨为何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85更新:2025-09-08 07:23:33

2024年伊始,哈尔滨便以‘天降紫微星’之势强势登陆各大社交平台,成为年度首个引爆网络的旅游热点。

东北籍演艺圈人士纷纷为哈尔滨文旅宣传发声,当地洗浴文化场所、特色餐饮店及传统早夜市的市民群体也积极投身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热情周到的接待和地道的东北风情体验,为游客营造家一般的舒适氛围。

这座被誉为"冰雪之城"的中国北方城市,在元旦假期期间迎来近300万人次游客,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突破60亿元。从2023年西安、淄博等城市火爆出圈的现象来看,哈尔滨是否能顺利承接这波旅游热潮?东北地区持续走红的文旅现象又将为影视创作带来哪些新的灵感?本期《今日影评》将从独特视角为您解析。

哈尔滨的突然走红,源于三封信件所展现的真诚与人情味——这些温暖的特质恰恰是城市持续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

在面临不利开局时,通过坚定信念与战略调整实现命运的逆转。运用灵活应变的智慧,将困境转化为突破的契机,以持续努力重塑发展轨迹,最终扭转被动局面,开辟崭新未来。

十二月中旬,全球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受今年活动规模创历史新记录及社交媒体广泛推广的影响,首日便迎来数以万计的游客。在当日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上的严寒条件下,部分游客为体验经典项目“冰雪大滑梯”,竟在户外排队逾五小时却未能入场,凸显了景区的火爆程度。

随着事件在网络平台的持续传播,游客群体的负面情绪迅速蔓延,纷纷呼吁"冰雪大世界退票",导致哈尔滨及冰雪大世界景区陷入舆论风波。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哈尔滨市政府与冰雪大世界官方在24小时内高效完成公开致歉、迅速整改、全额退款等系列应对措施,以及时且周全的解决方案平复了公众情绪,展现了良好的危机处理能力。

在冰雪大世界相关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哈尔滨市政府以"花式整活"的方式展现治理智慧,发布了《致哈尔滨全市市民的公开信》,通过倡导市民文明引导游客、协助维护景区秩序等举措,传递出"窥见温暖"的公共服务理念。

该信发布后,多个与哈尔滨旅游相关的热词迅速走红,"南方小土豆"和"冻梨刺身"等创意表达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掀起热议浪潮,甚至引发官方媒体的关注与讨论,成功将哈尔滨的城市热度推向新高。

众多市民纷纷驾驶私家车驶入街头,其目的并非意在制造拥堵,亦非图谋牟利,而是出于善意主动热情地询问:"你们是南方来的小土豆吗?要去哪?我带你们去!"第三封信以开放的胸怀发出诚挚的邀请,传递着温暖的关怀。

继前两封信取得良好成效并获得游客广泛好评后,哈尔滨宣传部与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近日发出第三封公开信,正式呼吁本地居民共同传递城市温度。根据新政,外地游客凭身份证可免费领取两贴暖宝宝及两袋有机五常大米,以此表达对游客的诚意与关怀。

这三封信中蕴含的诚意与温情层层递进,愈发炽热,不仅诠释了哈尔滨对游客最真挚的欢迎之道,更凸显哈尔滨市民热情好客的本性,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诚意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三封信所传达的信息不仅引发了游客的共鸣,更为影视行业注入了新的创作思路与市场认知。

影视剧中的"东北风"通常指代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与艺术表达。从民俗风情到方言特色,从幽默叙事到地域符号,这种风格往往通过以下方式呈现:1.展现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特征,如《老坚决》中展现的东北汉子硬汉形象;2.融入二人转、剪纸、秧歌舞等传统艺术形式,如《欢乐喜剧人》中对东北民间艺术的现代化演绎;3.塑造独特的方言生态,如《武林外传》中郭芙蓉的俏皮话和佟掌柜的京韵大鼓;4.呈现东北特有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如《闯关东》中展现的黑土地与雪原风光。这种风格既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忆,又通过艺术加工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影视美学体系。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影视创作的重要素材宝库,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频繁成为故事背景。值得注意的是,"东北文艺复兴"这一文化概念早在2019年便已提出,但2024年哈尔滨的意外走红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东北的固有认知,展现出该地区在新时代的文化活力与多样性。

以往以东北为叙事背景的影视作品,往往通过历史视角塑造该地区的文化符号——从曾经的重工业地标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下岗潮,再到现代化进程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冷峻都市景观,这些元素构成了大众对东北的集体记忆图景。

2023年高分网剧《漫长的季节》将叙事背景设定在东北边陲小镇桦林。剧中主要角色王响担任炼钢厂职工,龚飙则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其呈现的大量场景取材于旧工业基地,以钢筋混凝土构建出苍凉氛围,展现了时代变迁下工业城市的沧桑质感。

即将推出的悬疑犯罪剧《黑土无言》以东北小城澜河为故事舞台,从最新曝光的预告片段中可见,该剧对1990年至2005年间东北地区的历史风貌进行了精心还原,构建出一个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的“东北感世界”。

以往的影视作品大多聚焦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时代背景,然而彼时东北在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层面的演变尚未抵达当前的繁荣程度。随着时代变迁至今日,影视作品中对东北的呈现亟需转变。未来,哈尔滨本地人独特色彩的洗浴文化、市井气息的餐饮传统以及生活化的早市风貌等新元素的广泛传播,将为影视创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东北印象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冷峻与萧瑟,而是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新面貌,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符号正待创作者深入挖掘与呈现。

《长沙夜生活》为东北夜市文化树立了成熟范例,东北夜市弥漫的烟雾不仅承载着食物蒸腾的烟火气,更凝结着地域特有的冷空气元素。这种独特的氛围感与南方夜市的热烈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东北夜市别具一格的市井气息。对于梅河口等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夜市,影视创作者需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在镜头语言中展现冰火交融的市井生态,方能呈现地域文化的真实肌理。

可从"外来人"的独特视角切入东北生活图景,如同重庆李子坝穿楼而过的轻轨——对本地居民而言是城市日常的风景线,却成为外地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点。这种跨地域的认知差异展现出令人深思的观景视角:当游客以好奇与新鲜感凝视冰天雪地中的生活场景时,恰似透过异质文化棱镜折射出东北特有的人文风貌。在冰雪节庆、冰雕艺术与冬日民俗的交融空间里,主客群体的互动往来不仅催生出充满张力的叙事可能,更让城市文明在碰撞中焕发新生,形成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共享精神图谱。

在分线发行政策的推动下,东北影视作品可探索与本地文化活动的深度融合。例如,'在东北玩泥巴'导演团队近期携作品亮相东北,通过电影首映与民俗节庆、特色演出等文娱形式联动,不仅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更将东北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文化内涵与经典旅游景点进行系统整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若观众在观赏完影片后深入西安探寻原汁原味的盛唐遗韵,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唤醒内心对古都的深层共鸣,定能对影视作品与城市文脉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与体悟。

每个城市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尽管短视频平台打破了传统展示的壁垒,但城市在呈现自身时,仍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并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回应来访者。随着春节和寒假的临近,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哈尔滨正以蓬勃的姿态迎接游客的到来,而游客也期待着更多城市能够焕发出新的魅力,主动向世界展现自身的风采。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