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探中华》即将开播,见证非遗传承里的中式浪漫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8更新:2025-09-08 07:03:07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默默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智慧与精神力量。2025年3月11日,由腾讯新闻精心制作的纪录片《非遗探中华》第一季即将重磅登场,该片将以非遗传承官“汉酱·匠心传承”为核心,聚焦徽墨、篆刻、汉绣、汝瓷等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呈现技艺传承背后的两代匠人突破与创新的故事,展现跨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让观众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首集聚焦徽墨工艺,揭示了代际传承中的重重困境。传统技艺因传承世代断层、现代生活冲击以及社会认知不足而面临流失风险,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下,非遗传承愈发艰难。“破局”成为每位传承人必须直面的命题。纪录片以汪爱军——这位即将年过六旬的徽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主线,展现其将技艺与传承人身份寄托于儿子的期待,却遭遇代际观念差异带来的传承挑战。通过深入刻画父子间的内心博弈,节目诠释了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责任与情感的传递。

第二集转向金石篆刻领域,追踪西泠印社第六代唯一传承人王勋与大徒弟费春祥的破局之路。这门拥有3000多年历史、融合书法与镌刻艺术的传统技艺,在传承实践中面临风格桎梏与时代变迁的双重考验。他们通过重构传承人身份,探索技艺与当代审美的融合,完成从“匠人”到“传承人”的蜕变,为金石篆刻注入新的生命力。

第三集关注汉绣传承人任炜,她在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间寻找平衡点。作为“绣花街”最后一代传人之一,她突破“传男不传女”的旧规,以时尚艺术形式为汉绣开辟新路径,彰显女性传承人的坚韧与创新意识。第四集则聚焦宋代失传的汝瓷工艺,讲述李廷怀等匠人如何历经千载复烧技艺的历程。在商业化浪潮中,如何将曾为皇室“高定”的汝瓷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传承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随着非遗类节目呈现多元化趋势,2024年春节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后,非遗文化焕发现实活力。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非遗体验”搜索量激增387%,“非遗手工”搜索量飙升790%,其中近四成参与者为“00后”。这一现象印证了非遗技艺正以创新形式打破代际壁垒,吸引更多年轻群体。通过聚焦徽墨、篆刻、汉绣、汝瓷等四大非遗项目,《非遗探中华》以个体故事为切口,展现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图景,传递出技艺背后的人文价值。

这与本片所推崇的“非遗传承官”——汉酱倡导的“匠心传承”理念高度契合。汉酱不仅连续举办多场主题活动,深入探访景德镇、汝州、潮州等中国瓷器文化发源地,更通过纪录片等文化形式积极传播传统技艺,弘扬民族精神。3月11日,敬请关注腾讯新闻,携手《非遗探中华》节目走进非遗传承的世界,聆听匠人背后的故事,感受独具匠心的文化之美。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