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2023:规模超370亿,兴盛与困顿并存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49更新:2025-09-08 06:39:11

在2023年,内容产品中具备快速验证回报率特性的领域首推小短剧。这种以短平快为特点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不仅在国内成为炙手可热的变现途径,更掀起海外传播热潮,被视作年度最具潜力的"风口"之一。这一年,短剧市场经历了多个关键节点:年初《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优质作品引发全网热议;年中以《无双》为代表的付费短剧实现千万级甚至亿级充值;临近岁末,《完蛋了我被美女包围了》创新的"游戏 短剧"模式成功出圈,推动行业出海进程,带动A股市场波动;年终数据显示,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较2022年的101.7亿元同比增长267.65%。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然而在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行业也遭遇监管政策收紧的挑战。本文将从创作数量、内容质量、商业化进程及监管环境四个维度对2023年短剧行业进行深度复盘,探寻其在2024年的发展趋势。

图片图片

2023年,微短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数量扩张趋势。根据《2023微短剧行业报告》显示,抖音、快手、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B站等平台分别上线455部、214部、189部、176部微短剧,长短视频平台合计上线超千部作品。中国传媒大学赵晖教授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B站五大平台在2022年全年首播的重点微短剧数量为276部,较前一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图片

广电总局备案数据显示,2023年3月至11月期间,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在"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累计登记备案达2459部,呈现出旺盛的创作态势。从主要长视频平台公布的分账票房榜单来看,全年分账突破500万元的微短剧仅有15部,其中腾讯视频平台推出的民国纯爱题材作品《招惹》以2000万元的分账成绩,创下了微短剧历史上的单部最高分账纪录。

图片

在2023年的短剧市场中,腾讯视频以卓越表现领跑,除《招惹》外,还凭借都市爱情微短剧《盲心千金》(分账突破1800万元)和《见好就收》(分账达1000万元)实现双千万级成绩。芒果TV与优酷亦在该年度推出多部千万级分账微短剧。其中芒果TV的古装奇幻爱情剧《风月变》在暑期档播出,凭借持续的剧情反转,联投金额突破1300万元,并登陆湖南卫视成为全国首部上星微短剧。优酷的民国爱情短剧《锁爱三生》则以复仇、失忆、强吻、堕胎等戏剧性设定引发观众强烈追看欲望,最终分账金额突破1000万元。从口碑维度分析,短视频平台表现更为突出。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23年豆瓣开分6分及以上的短剧共有9部,其中前四部均来自短视频平台。

图片

2023年现象级爆款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凭借豆瓣7.6分的高口碑引发广泛关注。该作品以拟人化手法演绎大英博物馆失窃玉壶的寻根之旅,自8月30日登陆抖音、快手、B站、微博等平台后便快速攀升热搜榜单,甚至获得央视电影频道、央视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力荐。尽管全剧仅三集、总时长17分钟,却实现全网播放量突破10亿次的惊人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影局在8月上旬发布的备案通知中,明确批准了漫恩(深圳)电影有限公司申报的动画电影《逃离大英博物馆》立项计划。同期在短剧领域,快手平台的青春奇幻治愈短剧《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古风短剧《东栏雪》,以及抖音的情感短剧《二十九》均获得7分以上的好评。真正推动短剧市场形成"最赚钱赛道"的则是小程序短剧,年中期间《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上线24小时充值破千万,《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24小时充值超1200万元,《无双》更在8天内实现充值金额突破1亿元,《腾龙》则24小时充值达2200万元。这些作品虽然剧情充满爽感与乡土气息,却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整体而言,2023年短剧市场呈现出数量爆发式增长与内容精品化并行发展的态势,但带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情感共鸣的"土味"内容仍具备独特魅力。

图片

在短剧商业化的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分账、充值、广告植入及品牌定制等模式成为核心驱动力。然而,当前短剧行业尚未建立起成熟稳定的收益体系,类似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度量衡混乱局面,尽管已探索出分账分成、剧情广告植入、用户充值、广告变现及品牌定制等多元盈利路径。根据发行载体差异,短剧主要划分为四类:长视频平台类、短视频平台类、小程序类及独立APP类。长视频平台通常采用传统分账模式,即在剧集上线后,平台依据播放量在会员费体系内向内容方分配收益。相较而言,小程序类短剧更侧重C端变现,其通过多平台投流吸引用户,并以首集免费为策略,于第10集、20集等关键节点设置付费解锁内容,形成独特的充值模式。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按29.9元、39.9元、59.9元等阶梯价格单次付费解锁,二是提供年卡会员服务,如365元/年或298元/年的长期订阅方案。统计显示,观看完整部短剧的总成本常超电影票价,但因剧情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的设定,往往能激发用户的付费意愿。作为发行载体、用户入口及宣发渠道的三重属性,短剧的盈利模式呈现出更丰富的创新空间。如抖音在《二十九》等爆款剧中尝试后4集付费解锁,这一模式在kk的《抖音试水内容付费,你愿意为短视频花钱吗?》中有所阐述。品牌植入方面,快手在古风短剧《东栏雪》中嵌入"京东新百货"品牌元素,同时剧方与品牌方直接合作制作定制化内容,如韩束、珀莱雅、茶百道等品牌在抖音平台推出超20部定制微短剧。独立APP类短剧则被视为小程序类出海的延伸,随着国内短剧热度攀升,多家制作商与网文游戏出海企业开始在海外市场部署短剧应用,推动本土内容的国际传播。典型案例包括OPPO与快手合作的《我绑定了爱情系统》,将手机产品转化为魔法爱情系统的剧情载体,该短剧累计播放量突破2.4亿。

图片

短剧行业正逐步形成与手游、网文相似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包括IAP(应用内购买)模式、IAA(应用内广告)免费模式以及两者结合的混合模式。其中,IAP模式与国内小程序短剧的充值付费机制相对应,用户需通过付费解锁完整内容;而IAA模式则允许用户通过观看广告获取部分剧集,平台通过向广告主收取费用实现盈利,即"羊毛出在猪身上"。混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灵活性,通常设置每日广告观看上限,既支持付费观看也接受广告解锁。目前国内已出现多款短剧APP,如抖音旗下番茄短剧(原"红果短剧")、快手的喜番以及点众科技的河马剧场,前两者主要采用限集购买模式,后者则提供完全免费观看服务。这种商业模式的多样性表明,国内短剧市场正在探索更高效的变现路径,其中小程序短剧衍生的用户充值观看模式,客观上推动了影视内容创作的良性发展,使付费标准逐渐回归到内容本身的质量价值。

图片

曾经风靡一时的短剧行业,在经历无序扩张与野蛮生长后,逐渐形成规模化市场。随着监管趋严,广电总局于去年5月出台新规,要求自2023年6月1日起,所有网络微短剧需实现许可证全覆盖管理,须依法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方可播出。该政策最初针对视频平台内容,但随着7、8月小程序短剧爆发式增长,甚至引发A股市场波动,监管范围随之扩大。11月15日,广电总局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顿,多个平台相继发布治理公告,形成联合打击违规内容的态势。数据显示,超过2万部短剧因涉嫌违规被集中下架,此前热闹的充值榜单瞬间化为下架名单。

在具体执行层面,抖音巨量广告明确表示,将对小程序短剧及外链至第三方平台的内容实施严格审核机制,仅允许合规内容进行广告投放,并全面禁止分销及代投行为。快手则计划于12月31日停止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重点扶持自有生态与内部链路。这些措施虽导致平台广告收入短期承压,但有助于构建更规范的内容风控体系和端内付费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监管趋严,短剧行业的发展热度并未减退。12月5日,阅文集团推出“短剧星河孵化计划”,承诺提供亿元级创作基金扶持。12月14日,芒果TV与抖音启动精品短剧合作计划,标志着长短视频平台首次在微短剧领域达成协同。更有多达二十家主流媒体机构在12月21日与抖音签署精品微短剧合作意向,显示出行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短剧行业的高速发展红利期已接近尾声,市场正在经历从粗放扩张到规范运营的转型。各平台加速布局内容内循环体系,原有的小程序短剧商业模型正被深度重构。随着行业门槛提高和生态优化,短期内市场将经历洗牌,但更高质量的内容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或将逐步显现。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