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归队》,东北抗战日常拍出了真实残酷的一面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29更新:2025-09-01 19:28:28

一部以独特画风呈现的抗日题材剧作《归队》悄然面世。该剧以一支东北抗联小分队在战火中失散后重拾信念的故事为主线,意外地带来了一股久违的清新感。对于习惯了“抗日神剧”套路的观众而言,这部作品似乎打破了固有期待——“还有哪些新奇的呈现方式?”而答案却出乎意料:市面上充斥着夸张、离谱、逻辑混乱的版本,唯独《归队》另辟蹊径。然而,《归队》却选择了一个极为细腻的切入点:聚焦于特定小分队的生存挑战,展现他们如何在白山黑水间艰难求生。这让人重新认识到,所谓“抗战”的日常,竟是如此真实而贴近人性。

《归队》第一集以极具冲击力的场景拉开序幕,镜头聚焦于一个人在雪地中艰难跋涉的画面。沉重的双腿在雪地中缓慢挪动,镜头切换至正面,演员胡军呈现疲惫、饥饿且濒临崩溃的神情。在绝望中,他发现了微弱的生机——雪地上的动物粪便中残留着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他艰难地从粪便中翻找,将残存的食物吞咽下肚,继续向目标前行。

故事始于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情节随即转入正题——三个月前,一支十余人的东北抗联小队在深山中陷入绝境,饥寒交迫。当他们意外分得半块余粮时,日军却突然进山围剿。小队成员立刻展开反击,面对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敌军,他们以寡敌众、以弱抗强。经过激烈炮火对射与冷兵器近身搏杀,队伍伤亡殆尽,仅剩寥寥数人。此刻,他们仍牢牢记着排长临终前的嘱托:“务必活下去,前往八棵松汇合。”

由胡军饰演的,是率领队伍集合的抗日排长。曾在《好东西》中演绎渣男角色的任彬,此次蓄起胡须、留起长发,即便衣衫褴褛仍保持着独特的风度。李乃文则突破以往奸角形象,展现出战士的坚韧与智慧。这场独特的演员阵容开启了一段东北抗战最真实而残酷的篇章,讲述一群无名战士如何在山林中突围求生的壮烈历程。

对于许多观众而言,'东北抗联'或许并非历史教材中最为熟知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次日,中共满洲省委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东北人民英勇抵抗。爱国民众与东北军官兵自发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同时,中共领导的十余支游击队也在东北各地展开激烈斗争。至1936年初,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各抗日武装力量逐步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全军共辖11个军,巅峰时期兵力达3万余人。

对于东北军民而言,抗战的历程并非八年,而是长达十四年。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加之东北地区严寒的自然环境,使得抗战所面临的艰难困苦远超常规战争。因此,东北抗联与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一同被列为'中国革命三大艰苦'的典范。

《归队》开篇迅速勾勒出军士所处的极端困境。在零下数十度的严峻气候下,匮乏的口粮与缺失的御寒装备成为生存考验,而日军实施的"大讨伐"与"归屯并户"政策则将东北百姓驱赶至封闭的"集团部落",形成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这种双重压迫下,东北抗联在深山老林与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展开持久抗战,不仅要应对物资短缺的现实危机,更需承受精神孤寂的无形折磨。剧中展现的生存状态令人震撼:饥饿、严寒与战斗时刻威胁着生命,个体的牺牲往往在顷刻间发生,而延续生命本身便是一场殊死搏斗。

《归队》在剧情推进过程中,幸存者们各自陷入多重困境。这些困境更多源于人际关系与东北特有的地域文化。在极端环境下,淘金者、采参人、盗匪、欺诈者,乃至正规警察与日军等多方势力,均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胡军饰演的排长与田小贵加入采参帮后,目睹"老把头"将采参视为与自然共生的仪式,这种传统理念在生存挣扎中凸显出深层的文化象征。

李乃文扮演的汤德远与万福庆被迫进入日军设立的劳工营,每日承受严苛的体罚与繁重劳动,从事搬运砖石、挖掘地基等苦役,身处充满死亡阴影的恶劣环境中。

任彬饰演的高云虎被迫加入淘金帮,沦为奴隶般从事苦力,却从未见过金子。原来这所谓的淘金生意竟是以制造伤亡假象为手段,通过虚报矿难死亡人数,骗取抚恤金填补财源。袁姗姗饰演的医疗兵在与排长失散后,不得不面对母亲惨遭枪击、村民被日军残忍处决的悲痛现实。最终她被迫逃入深山,意外发现土匪势力中暗藏的人情冷暖。《归队》通过多条交织的叙事线索,深入刻画不同群体在战火与人性挣扎中的困境与抉择。这支残存的东北抗联小队在分散后,必须在各类生存危机中寻找突围之道,所展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挣扎,更是智慧与胆识的较量。

在多条叙事线索交织推进的前十集剧情里,蒋欣饰演的酒店老板娘大阔枝无疑成为最令人瞩目的角色。她独守松林镇酒家,在动荡年代以一人之力维系生计,既要应对盘踞山下的警察恶霸,又要提防横行的市井流氓。表面看似柔韧的身段与善于周旋的处事风格,实则暗藏在世俗中游刃有余地运筹帷幄的生存智慧。

然而剧情出现转机。任彬饰演的高云虎在淘金沟绝处逢生后,借由运尸车的掩护抵达镇上。他被大阔枝所救,暂时藏身于地窖中接受治疗。随着伤势好转,高云虎凭借大阔枝广泛的人际网络,逐步挖掘出复仇的关键线索。

《归队》中大阔枝与他人的微妙互动,构建出一条兼具烟火气与戏剧张力的叙事脉络。这位精于周旋的角色如同一面棱镜,映照出抗战背景下东北民众的生存图景——戏台上的喧闹、市井间的交易、官场中的权谋、债务纠纷中的尔虞我诈,皆成为展现时代缩影的细节拼图。其行事风格与《新龙门客栈》中金镶玉般机敏的女性形象遥相呼应,表面恪守着利己主义的处世哲学,却在面对家国大义时展现出超越性别的磊落气度。每当这位智勇双全的女子以巧思化解困境,故事便在危机与缓和的辩证中掀起情感波澜,让观众在动荡年代里窥见人性的复杂与坚韧。

在松林镇日益宽松的社会氛围逐渐展开的同时,汤德远(李乃文)所处的日军劳工营内部却暗藏更深层的危机与考验。林永健饰演的中国军官展现出复杂的立场摇摆,而那位曾遭断耳的日本士兵则开始将个人仇恨升华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反抗。随着汤德远与万福庆的默契配合,他们正尝试通过感化与动员,将被压迫的劳工们凝聚成一股反抗力量,这场精心策划的逃亡行动或将掀起震撼人心的连锁反应,令这条叙事支线充满戏剧张力与意想不到的转折。

这部抗日剧集突破了传统题材的叙事框架,未将宏大叙事与教条口号置于核心位置,而是以细腻笔触刻画个体在极寒环境、资源匮乏与战争威胁下的真实困境。当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孤立无援的处境与人性考验交织,"抗战"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化作生存本能的具象挣扎。剧中通过老排长习得挖参技艺、高云虎识破淘金帮卖尸阴谋、兰花儿以医疗兵身份在土匪中传递希望、汤德远深入敌营为劳工争取生存权益等叙事,将东北抗战的图景铺陈至社会肌理的各个层面。这种融合民俗元素与悬疑叙事的创作手法,让生活的烟火气、情感的复杂性、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在历史坐标中产生共鸣,最终指向对土地的深情与信仰的坚守。当无名英雄的生存困境被细致呈现,我们得以在历史褶皱中触摸到那些被遗忘的悲壮与坚韧,见证真正的抗战精神如何在具体的人与事中生根发枝。该剧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定义抗日叙事,证明革命题材的表达可以超越正统书写,深入历史肌理的微观世界。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